早产婴儿在生长发育、健康相关及成年期健康风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体格生长易落后,神经心理发育如智力、运动、语言发育易延迟,呼吸系统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消化系统易喂养不耐受,免疫系统低下易感染,成年期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风险增加,家长需密切关注并早期干预。
一、生长发育方面
1.体格生长:早产婴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低于足月儿,出生后追赶生长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挑战。研究显示,早产儿在婴幼儿期身高、体重标准差分值(SDS)通常低于正常足月儿,到儿童期和青春期仍可能存在体格发育落后情况,如身高较同龄足月儿偏矮的比例较高。这是因为早产导致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及代谢等功能相对不完善,影响了体格的正常生长进程。
2.神经心理发育:
智力发育:早产儿童智力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部分早产儿童在幼儿期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等。研究表明,早产儿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的风险是足月儿的2-3倍。这与早产引起的脑发育不成熟有关,早产可能导致脑结构异常,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从而影响大脑的神经传导和功能整合,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运动发育:早产婴儿的运动发育通常较足月儿落后。在婴儿期可能出现粗大运动(如抬头、坐、爬、站、走等)和精细运动(如抓握、手指操作等)发育延迟的情况。例如,早产婴儿可能在相应月龄不能完成正常的运动里程碑,如3个月不能抬头、1岁不能独站等。这是由于早产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和协调,以及运动相关脑区的发育不完善所致。
语言发育:早产儿童语言发育延迟的比例也较高。可能表现为说话晚、词汇量少、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落后等。这与早产导致的大脑语言中枢发育受影响以及早期感官刺激不足等因素有关,因为语言发育依赖于正常的脑发育和丰富的外界语言环境刺激,而早产婴儿可能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
二、健康相关方面
1.呼吸系统:早产婴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这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存活,也可能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BPD患儿在儿童期可能出现肺功能异常,如肺活量降低、气道阻力增加等,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影响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例如,BPD患儿在运动后更容易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能力。
2.消化系统:早产婴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长期喂养不耐受可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体格生长和发育。此外,早产还可能增加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反流严重时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且,早产婴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对药物和毒素的代谢能力较差,在用药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3.免疫系统:早产婴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感染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由于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质从母体获得不足,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早产婴儿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在出生后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三、成年期健康风险方面
1.心血管系统:有研究表明,早产儿童在成年期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例如,成年后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于正常足月儿。这可能与早产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早产引起的早期生长发育异常可能影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而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2.代谢性疾病:早产儿童成年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升高,包括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早产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紊乱等代谢方面的异常可能在成年期逐渐显现。由于早产婴儿出生后营养摄入和代谢调节的特殊性,可能影响了其成年后的代谢稳态,增加了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3.神经精神疾病:成年期早产人群发生精神疾病的风险也有所增加,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可能与早产引起的脑发育异常、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以及早期生活经历等多种因素有关。脑发育的不成熟可能影响了情绪调节等神经精神相关的脑功能,再加上早产婴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共同增加了成年期患神经精神疾病的风险。
对于早产孩子,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在婴幼儿期要提供充足且合适的营养支持,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心理发育等。对于特殊人群早产孩子,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关怀和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早产对孩子一生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