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方面有持续情绪低落(不同年龄段表现形式不同,女性与激素相关情绪波动加剧,男性多情绪压抑易怒)和情绪易激惹(因小事易发脾气,不同年龄人群表达形式有别);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各年龄段在学习、工作等场景易分心)和记忆力减退(各年龄段近期事易忘,老年人自然衰退基础上患轻度抑郁更明显);躯体方面有睡眠障碍(入睡难、浅睡、早醒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女性特殊时期更复杂)、食欲改变(部分食欲下降致体重降,少数食欲亢进致体重增,各年龄段表现不同)、疲劳乏力(各年龄段感身体疲惫,表现因体力基础和活动量有别);行为方面有活动减少(各年龄段相较于以往更懒散,不愿参与社交、体育等活动)和社交退缩(逐渐远离社交圈子,回避交流互动,不同年龄人群退缩程度不同,女性更敏感,男性倾向独自待着)。
持续的情绪低落:患者常常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这种低落的情绪并非由特定的短暂事件引发,而是相对持久存在。例如,儿童可能表现为经常闷闷不乐、少言寡语;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对原本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情绪容易烦躁不安等情况;成年人则可能持续感到沮丧、无助,对未来缺乏信心等。女性在轻度抑郁症中可能更易出现与激素相关的情绪波动加剧情况,而男性可能更多表现为情绪压抑、易怒等不同形式的情绪低落呈现。
情绪易激惹:相比平常更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发脾气、生气。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因为家人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大发雷霆;在工作场景中,可能因一点小挫折就情绪爆发,对周围人态度不耐烦等。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会通过哭闹、摔东西等方式表达;青少年可能以顶撞家长、同学发生冲突等形式体现;成年人可能会通过言语激烈冲突来展现情绪易激惹。
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学生在学习时,不能长时间专注于课本知识,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上班族在工作中,处理文件、进行项目思考等时,注意力难以持久保持集中,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儿童可能在课堂上难以认真听讲,频繁走神;青少年在做作业时容易分心,做事情拖沓;成年人在开会、阅读专业资料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表现出注意力分散。
记忆力减退:表现为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例如经常忘记约定好的事情、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老年人本身记忆力随年龄有自然衰退趋势,若患有轻度抑郁症,记忆力减退可能更为明显;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出现相对较明显的近期记忆方面的问题,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功能。
躯体方面
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很长时间难以进入睡眠状态;或者睡眠浅,容易惊醒,稍有动静就醒来;也有的表现为早醒,比平时固定的起床时间提前醒来,且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不同年龄段睡眠障碍表现有别,儿童可能出现夜间睡眠不安稳、频繁翻身等情况;青少年可能存在熬夜后白天补觉但睡眠质量仍不高的问题;成年人可能因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本身睡眠问题就较突出,合并轻度抑郁症后睡眠障碍更趋明显,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可能睡眠障碍表现更复杂。
食欲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进而可能导致体重在短期内下降。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通过大量进食来缓解情绪问题,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儿童可能表现为吃饭不积极,食量比以往减少;青少年可能出现饮食规律改变,时而暴饮暴食,时而食欲不振;成年人中女性在月经前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食欲改变更易受影响,男性也可能因情绪影响出现不同的食欲变化情况。
疲劳乏力:总是感觉身体疲惫,即使没有进行过多体力活动也会觉得浑身没力气,提不起精神。儿童可能在日常活动中显得比平时懒散,不愿意参与玩耍等活动;青少年可能在课余时间容易感到累,休息后仍难以恢复精力;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之余感觉极度疲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不同年龄人群因体力基础和日常活动量不同,疲劳乏力的具体感受和表现程度会有差异。
行为方面
活动减少:变得相较于以往更为懒散,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体育锻炼等。比如原本喜欢打篮球的青少年可能不再去球场,原本爱逛街的女性可能减少外出频次,原本热衷于和朋友聚会的成年人也变得宅在家里不愿出门等。儿童可能表现为从活泼好动变得安静少动,不愿意参与户外游戏等;老年人可能原本的一些日常活动如散步等也明显减少。
社交退缩:逐渐远离以往常接触的社交圈子,回避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例如不再主动参加朋友组织的聚会,拒绝同事的社交邀请等。不同年龄人群社交退缩程度不同,儿童可能拒绝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青少年可能逃避同学间的集体活动;成年人可能减少与同事、朋友的沟通联系,在家庭中与家人的交流也变得减少等,女性在社交退缩方面可能受情绪影响更敏感,男性可能更倾向于独自待着来应对轻度抑郁症带来的社交方面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