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咳嗽有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呼吸道局部因素(如剧烈咳嗽致气道黏膜损伤、支气管扩张、肺炎)和心血管系统因素(如先天性心脏病);伴有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性疾病,伴有胸痛可能是胸膜炎或肺栓塞等;诊断检查有体格检查(观察一般情况和肺部体征)和辅助检查(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结核菌素试验等);处理原则包括休息和保持呼吸道通畅,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特殊注意。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机制
(一)呼吸道局部因素
1.剧烈咳嗽致气道黏膜损伤:小孩子剧烈咳嗽时,会使气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导致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例如,当孩子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炎症会使呼吸道黏膜处于充血状态,此时剧烈咳嗽就容易引发黏膜出血,血液随咳嗽排出,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这种情况在学龄期儿童中较为常见,多与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剧烈有关。
2.支气管扩张: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导致小孩子咳嗽有血。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扩张的支气管血管破裂就会引起咯血,孩子除了咳嗽有血外,还可能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等表现,既往可能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
3.肺炎:某些类型的肺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炎症可侵袭肺部组织,造成肺组织的破坏和血管损伤,从而出现咳嗽带血的情况。婴幼儿患肺炎时,由于其肺部组织较为娇嫩,炎症反应可能更易波及血管,导致咯血现象出现,常伴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
(二)心血管系统因素
1.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可能会导致肺部血管压力改变,引起肺血管破裂出血。例如,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会使左向右分流增加,肺循环血量增多,肺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容易破裂出血,孩子表现为咳嗽时有血,同时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这类情况在新生儿或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需重点排查。
二、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提示
(一)伴有发热
1.感染性疾病:如果小孩子咳嗽有血同时伴有发热,多考虑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孩子除了咳嗽、咯血外,常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咳嗽咳痰等症状;肺结核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多为低热,午后明显,还可能伴有盗汗、乏力、消瘦等表现,尤其在有结核病接触史的儿童中要高度警惕。
(二)伴有胸痛
1.胸膜炎:当小孩子咳嗽有血且伴有胸痛时,可能是胸膜炎引起。胸膜炎可由感染(如结核性胸膜炎)或其他原因导致,炎症刺激胸膜会引起胸痛,同时伴有咳嗽、咯血,胸痛可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重。
2.肺栓塞:虽然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也需考虑。多见于有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儿童,如长期卧床、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等,除咳嗽有血外,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多为刺痛或绞痛。
三、诊断检查及注意事项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医生会首先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等,若孩子面色苍白,可能提示失血较多。检查呼吸频率、心率等,了解有无气促、心率加快等情况。
2.肺部体征:听诊肺部,若有啰音等异常体征,有助于判断肺部病变情况。如肺炎时可闻及湿啰音,支气管扩张可能闻及固定的湿啰音等。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判断是否有感染存在。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若淋巴细胞升高,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2.胸部X线或CT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了解肺部情况,如肺炎的渗出影、支气管扩张的纹理改变等;胸部CT检查更为精细,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对于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例如,胸部CT可以发现细微的支气管扩张改变以及肺栓塞的充盈缺损等。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于怀疑肺结核的患儿,PPD试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若PPD试验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等,需进一步排查肺结核。
四、处理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一般处理
1.休息:让孩子安静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剧烈哭闹,因为哭闹等可能会加重咳嗽,从而导致出血加重。对于婴幼儿,要避免其过度烦躁不安。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孩子有痰液,要帮助其咳出痰液,可采用拍背等方法,鼓励孩子将痰液咳出,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对于不会咳痰的婴幼儿,要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咳嗽有血时更需谨慎处理。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检查和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孩子的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呼吸等情况,一旦有异常变化,需及时就医。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出现咳嗽有血,要格外重视。需及时评估心脏情况以及肺部出血情况,在处理咳嗽咯血的同时,要兼顾心脏基础疾病的管理,避免因治疗咯血而加重心脏负担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