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的原因多样,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喂养不当、胃肠感染、胃食管反流;感染性疾病累及消化系统外如呼吸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科性疾病如肠梗阻、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他系统疾病相关如代谢性疾病、过敏反应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孩呕吐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做好护理。
一、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喂养不当
婴儿期常见情况:对于婴幼儿,若喂养过多、过快,或在哭闹时喂奶,都容易导致呕吐。例如,一次性喂奶量过多,超过了婴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容纳能力,就可能引发呕吐。婴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肠蠕动调节功能较差,喂养不当极易打破其消化平衡,从而出现呕吐症状。
较大儿童情况:较大儿童若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食用了不洁、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过多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也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呕吐。比如,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胃肠道受到刺激,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胃肠感染
病毒性胃肠炎:如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呕吐的常见原因之一。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患儿除了呕吐外,常伴有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在秋冬季节高发,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婴幼儿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
细菌性感染: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感染胃肠道也会导致呕吐。例如,沙门菌感染后,患儿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病情严重程度因感染菌的种类和患儿个体差异而异。细菌性感染可能与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卫生习惯较差,接触污染物品后容易感染。
3.胃食管反流
婴幼儿时期生理特点:婴幼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或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当婴儿平卧时,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刺激咽部引起呕吐。随着年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大多数患儿在1岁左右可自行缓解,但也有部分儿童可能持续到较大年龄。
较大儿童情况:较大儿童若存在食管裂孔疝等结构异常,或因肥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出现呕吐症状,有时还可伴有烧心、反酸等不适。
二、感染性疾病累及消化系统外的原因
1.呼吸道感染
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感冒时,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病毒毒素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后,除了呼吸道症状外,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呼吸道和消化道在神经调节上有一定关联,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影响胃肠道功能。
细菌感染累及呼吸道:如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严重时也可能伴随呕吐。肺炎患儿由于发热、咳嗽等导致身体不适,呼吸急促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和蠕动功能,从而引起呕吐。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如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病原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呕吐,通常为喷射性呕吐。患儿还可能伴有头痛、发热、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颅内压升高是由于炎症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障碍,使颅内压力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喷射性呕吐。婴儿由于前囟未闭,颅内压升高时可能前囟隆起。
三、外科性疾病原因
1.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如肠套叠、肠扭转、肠道寄生虫团堵塞等。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肿块。这是由于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扭转则多见于年长儿,常与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起病急骤,呕吐频繁,腹痛剧烈且呈持续性。
动力性肠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可由腹部手术、腹膜炎、感染中毒等引起。患儿表现为全腹膨隆、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手术或感染中毒等因素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2.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食管闭锁: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频繁呕吐,呕吐物可从口腔、鼻腔反流出来,无法正常进食。这是由于食管上下段不连接,形成闭锁,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多见于婴儿,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或奶块,含有胆汁,可在右上腹摸到橄榄样肿块。这是由于幽门肌肥厚、增生,导致幽门管狭窄,食物通过困难。
四、其他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多见于空腹时间过长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患儿可出现多汗、苍白、震颤、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血糖过低影响了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功能,导致呕吐等表现。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由腹泻、呕吐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引起。患儿除了呕吐外,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症状。钾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胃肠道蠕动等起着重要作用,低钾时胃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引起呕吐和腹胀等。
2.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某些儿童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进食后可出现呕吐症状,还可能伴有皮疹、瘙痒、腹泻等过敏表现。食物中的过敏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累及胃肠道时就会出现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发生食物过敏。
当小孩出现呕吐症状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有胆汁、血液等)、伴随症状(如发热、腹泻、腹痛等)以及患儿的精神状态等。如果呕吐频繁、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大便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护理呕吐患儿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患儿皮肤清洁等。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儿童,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的儿童等,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