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对人体至关重要,成年人每天需摄入800-1000毫克钙来维持平衡。缺钙原因包括摄入不足(饮食及生活方式)、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维生素D缺乏)、流失过多(年龄、药物、疾病)。缺钙表现有骨骼肌肉方面的骨痛、肌肉痉挛及其他方面的骨质疏松、牙齿问题。预防需合理饮食、增加日照、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钙的摄入与监测及合理用药。
一、钙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成年人钙的需求
钙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矿物质,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血液凝固等生理功能也起着关键作用。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摄入800-1000毫克的钙来维持机体正常的钙平衡。
二、成年人缺钙的原因
(一)摄入不足
1.饮食因素
日常饮食中钙含量丰富的食物摄入过少,例如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但如果成年人长期奶制品摄入不足,像一些严格素食者,除了通过豆类、绿叶蔬菜等获取钙外,豆类中如每100克黄豆约含191毫克钙,绿叶蔬菜中如每100克芥蓝约含150毫克钙等,但植物性食物中的钙吸收率相对较低,就容易导致钙摄入不足。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钙的摄入,比如长期节食、挑食、偏食等,会使从食物中获取钙的量达不到机体需求。
2.特殊生活方式
长期嗜酒者,酒精会影响钙的吸收和代谢,导致钙流失增加,同时酒精摄入过多也会抑制食欲,进一步减少钙的摄入。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骨密度下降的风险增加,与钙代谢紊乱有关。
(二)吸收障碍
1.胃肠道疾病
患有胃肠道疾病时会影响钙的吸收。比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会影响胃酸的分泌,而胃酸有助于钙的溶解和吸收,胃酸分泌不足会导致钙的吸收减少。另外,患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包括钙的吸收,因为肠道的炎症会破坏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钙的转运和吸收过程。
2.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如果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会使钙的吸收效率降低。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二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成年人户外活动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同时饮食中维生素D摄入也不足,就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进而影响钙的吸收。例如长期室内工作、冬季日照时间短的人群,维生素D合成减少,容易出现钙吸收障碍。
(三)流失过多
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骨钙流失加速。因为雌激素对维持骨量有重要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会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加,钙流失增多。一般女性45-55岁进入更年期,男性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骨量丢失,但相对女性较缓慢。
2.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会导致钙流失增加。例如长期服用某些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会增加尿钙的排泄,导致钙流失。还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且促进肾脏对钙的排泄,从而使体内钙流失增多,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监测钙代谢情况并适当补充钙。
3.疾病因素
一些内分泌疾病会引起钙流失。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促进骨钙释放,使血钙升高,但同时也会导致钙从尿液中大量流失,长期可引起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等问题。另外,慢性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以及钙的代谢和排泄,导致钙流失增加,同时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
三、成年人缺钙的表现
(一)骨骼肌肉方面
1.骨痛
成年人缺钙时可能会出现骨痛,尤其是腰背、下肢等部位。早期可能是间歇性的隐痛,随着缺钙情况加重,疼痛会逐渐加重,并且可能会影响到日常活动,比如弯腰、行走等。
2.肌肉痉挛
容易出现肌肉痉挛,最常见的是小腿抽筋,在夜间或者寒冷刺激时更容易发生。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痉挛。例如一些老年人在夜间睡眠时经常出现小腿抽筋,往往与缺钙有关。
(二)其他方面
1.骨质疏松
长期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脊柱、腕部等部位的骨折。例如老年人骨质疏松后,轻微的外力如摔倒等就可能导致骨折。
2.牙齿问题
牙齿也会受到影响,缺钙的成年人牙齿容易松动,而且龋齿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因为钙对于维持牙齿的坚固性有重要作用。
四、成年人缺钙的预防与改善
(一)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
保证饮食中钙的充足摄入,增加富含钙食物的摄取,如多吃乳制品(每天可摄入300-500毫升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例如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些豆腐、菠菜等。
同时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增加日照
成年人应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保证足够的日照时间。一般每天日照30分钟以上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持体内维生素D水平。例如在天气良好时,每天安排30-60分钟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钙的代谢,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钙平衡。
(二)改善措施
1.补充钙剂
如果已经出现缺钙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钙剂的选择要考虑钙的含量、吸收率等因素。例如碳酸钙含钙量较高,吸收率也较好,但需要在胃酸作用下解离,所以适合在餐后服用;枸橼酸钙水溶性较好,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适合胃酸缺乏者等。
2.补充维生素D
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蛋黄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对于一些维生素D缺乏较严重的成年人,可能需要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但需要注意监测维生素D水平,避免过量导致中毒。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更年期女性等,更要注意钙的摄入和监测。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可能下降,更需要保证钙的充足摄入;更年期女性除了注意钙的补充外,还可以在医生评估下考虑适当补充雌激素相关药物(需权衡利弊)来维持骨量。在用药方面要谨慎,避免不合理用药导致钙流失加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