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关,遗传因素有家族聚集性及多基因参与,环境因素包含饮食(高热量高脂肪、膳食纤维不足)、缺乏体力活动、肥胖,胰岛素分泌异常分1型(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致绝对不足)和2型(早期代偿增强后期衰退致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表现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一、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性: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若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其亲属患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单基因遗传缺陷可引起某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是由特定基因的突变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等病理改变而引发糖尿病。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个体患病风险会因遗传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若有糖尿病家族史,相较于无家族史的儿童,在相同的环境因素影响下更易发生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

2.多基因参与: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涉及多个基因的变异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多个基因的异常可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的作用以及葡萄糖的代谢等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遗传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遗传易感性可能更易通过与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引发糖尿病的病理变化。

二、环境因素

1.饮食因素

高热量、高脂肪饮食: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多的脂肪堆积会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出现胰岛素抵抗。例如,成年人群中,长期食用高糖、高脂快餐的人群,其体内脂肪细胞增大,分泌的脂肪因子等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导致血糖调节失衡,逐步引发糖尿病的病理过程。对于儿童来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如过多饮用含糖饮料、食用油炸食品等,也会增加儿童期肥胖的风险,进而为日后糖尿病的发生埋下病理隐患。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影响肠道功能和血糖代谢。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如果长期膳食纤维摄入少,会使得血糖波动较大,影响机体的糖代谢调节机制,长期下来可能参与糖尿病病理状态的形成。不同年龄人群对膳食纤维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膳食纤维来维持正常糖代谢,儿童也需要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以促进肠道健康和血糖的正常调节。

2.缺乏体力活动

成年人群:缺乏体力活动会导致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引起肥胖,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例如,长期从事久坐工作的成年人,如办公室职员等,由于日常活动量少,身体代谢率降低,葡萄糖的利用效率下降,使得血糖容易升高,长期如此会逐渐破坏正常的糖代谢病理生理过程,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功能。缺乏运动的儿童可能出现体重超标,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也会影响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干扰正常的血糖调节机制,为糖尿病的病理发生发展提供条件。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其体力活动不足对身体代谢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但总体都会对糖代谢的病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

3.肥胖因素

脂肪细胞的病理作用: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会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例如,TNF-α可以抑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磷酸化,从而阻碍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不能正常被摄取和利用,引发糖尿病的病理改变。肥胖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群中都可能引发这样的病理过程,如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因肥胖导致糖尿病相关的病理变化,而儿童肥胖也会通过类似的脂肪细胞因子等机制干扰正常糖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

体重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体重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程度的常用指标,BMI≥24kg/㎡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BMI正常的人群。随着体重的增加,糖尿病的病理进展会加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达到一定BMI值后,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速度和程度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肥胖带来的胰岛素抵抗等病理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三、胰岛素分泌异常与胰岛素抵抗

1.胰岛素分泌异常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可攻击胰岛β细胞,使其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这种病理改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儿童时期自身免疫系统若出现异常,容易引发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血糖无法被有效降低,出现高血糖等糖尿病的典型病理表现。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可出现代偿性增强,以试图弥补胰岛素抵抗带来的血糖调节问题,但随着病情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胰岛素分泌的量和质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疾病初期,肥胖等因素导致胰岛素抵抗时,胰岛β细胞会增加胰岛素分泌来维持血糖平衡,但长期如此,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耗竭,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使得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逐步发展为典型的糖尿病病理状态。不同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不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老化,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相对更快,而儿童型2型糖尿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也有其自身特点。

2.胰岛素抵抗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主要发生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外周组织。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肝糖原输出增加,使血糖升高;在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使得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在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脂肪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例如,中年女性在围绝经期由于内分泌变化,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儿童肥胖也会导致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影响葡萄糖在体内的正常代谢,参与糖尿病病理过程的发展。胰岛素抵抗会打破正常的糖代谢平衡,促使血糖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糖尿病相关的病理改变,如血管内皮损伤等后续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也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长期高血糖等因素密切相关。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胰岛素抵抗是指人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能不能吃萝卜和胡萝卜?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着蔬菜,并且除了营养十分丰富以外,其含糖量也很低,这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因此糖尿病病人吃胡萝卜并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大,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颜色
于江红 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尿的颜色,跟病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日常饮水量以及进食的东西有关。如果喝水较少,出汗较多,尿的颜色就会加深,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物质较多引起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从而出现蛋白尿,如果尿里出现泡沫,则需要积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以消除尿蛋白。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曹雪霞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其实血糖控制,只是占了一部分,其主要是控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其中急性并发症是指低血糖,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以及乳酸酸中毒等,但糖尿病还有很多的慢性并发症,比如微血管和大血管等,其中微血管是指视网膜,可能会影响病人的失明。而肾脏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周围神经患者会出现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糖尿病导致消瘦的原因是什么?
马丽芬 副主任医师
宝鸡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出现消瘦的症状,根本的原因是糖代谢的紊乱。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不能被有效地利用,从而导致出现高血糖。血糖升高会使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早期是因为多尿以及甘油三酯的消耗,而使糖尿病患者出现消瘦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的出现蛋白的消耗增加,使肌肉出现萎缩,此时会使体重进一步的下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