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皮肤瘙痒;有并发症相关表现,糖尿病肾病早期可现微量白蛋白尿等,后期有蛋白尿、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有闪光感等,后期视力下降,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相关表现;还有感染相关表现及疲劳、乏力等其他表现,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
一、典型症状
(一)多饮、多食、多尿与体重减轻
1.机制: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血糖升高后导致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进而使机体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多饮;同时,机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产生饥饿感而多食;而由于糖代谢紊乱,机体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以补充能量,导致体重减轻。这一表现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起病较急,年龄多在青少年等人群中较易出现。例如,有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中约90%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青少年患者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量需求大,当发生糖尿病时,能量不能有效利用,体重减轻更为明显。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可能更易被家长忽视,因为儿童可能本身就有饮水较多、食欲较好等情况,而体重减轻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生长发育中的正常体重波动等,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饮水、饮食、尿量及体重变化等情况。
(二)皮肤瘙痒
1.机制: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在皮肤组织中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另外,高血糖有利于真菌等病原体生长繁殖,如皮肤真菌感染等也会导致皮肤瘙痒。皮肤瘙痒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尤其以会阴部等部位较为常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多见,起病相对缓慢,年龄多在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群中高发。研究表明,约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肤较为干燥,本身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而高血糖导致的皮肤瘙痒可能会加重其皮肤干燥等情况,需要注意皮肤保湿,同时控制血糖水平来缓解瘙痒症状。
二、并发症相关表现
(一)糖尿病肾病相关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尿常规检查中可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最早的临床征象。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蛋白尿增多,从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大量白蛋白尿,患者可出现水肿,初期多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尤其在早晨起床后眼睑水肿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减轻。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的人群。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10年以上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约为20%-40%,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可能已经合并一定程度的糖尿病肾病。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病程较长,也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但相对少见。儿童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尿白蛋白等指标,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变化可能有其特殊性,一旦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等情况,需要及时干预,控制血糖、血压等,以延缓肾病进展。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无明显视力改变,部分患者可出现眼前闪光感、飞蚊症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风险较高,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一般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50%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病程超过15年的患者则超过70%会发生。
2.特殊人群情况:妊娠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妊娠期间身体代谢等变化,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需要在孕期密切监测血糖和眼底情况,产后也需要继续随访,因为妊娠可能加重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于育龄期糖尿病女性患者,孕前需要评估视网膜病变情况,尽量将血糖控制良好后再妊娠,以减少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表现
1.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呈对称性,以下肢较为常见,患者常感觉像穿袜子或戴手套样的感觉异常。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影响患者的触觉、痛觉等,导致患者容易受伤而不自知。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病程10年以上时可达50%左右。
特殊人群情况: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存在神经退变等情况,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时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或加重,因为老年患者对疼痛等感觉的敏感性下降,可能在神经病变较严重时才出现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等情况,需要家人密切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感觉等情况,帮助其做好足部护理等,预防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发生。
2.自主神经病变:可涉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可出现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患者站立时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泌尿系统可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自主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病程较长的患者均可能发生,其发生机制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变性等有关。
三、其他表现
(一)感染相关表现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皮肤疖、痈等化脓性感染,反复发生且不易愈合;真菌性阴道炎,女性患者可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且呈豆腐渣样等;肺部感染,可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例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病情往往较难控制,病程较长,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生长繁殖。任何年龄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感染,但中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
(二)疲劳、乏力
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情况在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可出现,尤其是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等导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因为其基础代谢紊乱情况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