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因血糖高致尿液渗透压高带水机体缺水刺激口渴中枢、多食因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致饥饿感、多尿因血糖高过肾糖阈致肾小管水重吸收少、体重减轻因葡萄糖不能有效利用分解脂肪蛋白质;不典型症状有皮肤瘙痒因高血糖致霉菌生长繁殖或皮肤脱水、视力模糊因血糖波动致眼内房水渗透压改晶状体屈光度变、手脚麻木刺痛因长期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伤口愈合缓慢因高血糖不利白细胞杀菌及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特殊人群中儿童糖尿病起病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明显部分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家长需关注孩子情况;老年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多表现非典型症状易忽视以并发症为首发且对低血糖耐受差需定期监测血糖;妊娠糖尿病部分无症状产检发现异常部分有轻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感染风险高需严格产检监测血糖控制饮食运动必要时选影响小药物监测胎儿发育。
一、典型症状
(一)多饮
1.机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肾脏在过滤血液时,过多的葡萄糖从尿液排出,导致尿液渗透压增高,带走大量水分,机体处于缺水状态,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患者频繁饮水。一般年龄较大、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因高渗状态导致的明显多饮表现,而儿童糖尿病患者多饮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且突然。
2.表现:患者会比平常饮用更多的水,且即使大量饮水仍难以缓解口渴感。
(二)多食
1.机制: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食物,但细胞无法获得足够能量,患者会产生饥饿感,从而导致食欲亢进,进食量明显增多。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高热量饮食且本身有胰岛素抵抗倾向的人群,更容易因胰岛素作用障碍出现多食表现。
2.表现:患者进食量较以往明显增加,总是感觉饥饿,即使刚进食不久仍有强烈的进食欲望。
(三)多尿
1.机制: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内渗透压增高,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在儿童糖尿病患者中,多尿可能表现为夜间尿床等情况,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肾脏功能有所减退,多尿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血糖升高引发的基本机制是一致的。
2.表现: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24小时排尿次数可多达十余次甚至更多,尿量也相应增多。
(四)体重减轻
1.机制:体内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对于年轻、原本体重正常或偏瘦的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可能较为明显,而本身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体重可能不会马上显著下降,但随着病情进展也会出现体重减轻情况。
2.表现:在未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如数月内体重下降5%-10%甚至更多。
二、不典型症状
(一)皮肤瘙痒
1.机制: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升高,有利于霉菌等病原体生长繁殖,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高渗状态也会导致皮肤脱水,引起瘙痒。女性糖尿病患者由于阴道局部高血糖环境,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进而出现外阴瘙痒症状,且这种瘙痒往往比较顽固,难以缓解。
2.表现:皮肤瘙痒可发生在身体多个部位,如四肢、躯干等,夜间瘙痒可能会加重,影响患者睡眠。
(二)视力模糊
1.机制:血糖波动会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使晶状体屈光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视力。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视力模糊可能会突然出现且进展较快,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晶状体混浊等老年性眼病基础,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模糊可能会加重原有眼部问题。
2.表现:患者会出现视物不清、模糊的情况,看东西时感觉有朦胧感,尤其是在血糖波动较大时症状更明显。
(三)手脚麻木、刺痛
1.机制: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病变表现。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更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吸烟、合并高血压等其他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2.表现:患者感觉手脚有麻木感,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同时可能伴有针刺样、灼烧样疼痛,在夜间或安静状态下症状可能更明显。
(四)伤口愈合缓慢
1.机制: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过程。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可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导致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伤口愈合。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老化、代谢功能减退等原因,伤口愈合缓慢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
2.表现:身体任何部位的伤口,如皮肤擦伤、割伤等,愈合时间比正常人明显延长,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愈合,而且容易发生感染。
三、特殊人群的糖尿病症状特点
(一)儿童糖尿病
1.症状特点:起病较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往往比较明显,体重减轻可能更为突出,部分儿童可能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精神萎靡甚至昏迷等症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尿量、体重变化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应对措施: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鼓励孩子适当运动。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提供孩子的发病过程、症状表现等情况,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二)老年糖尿病
1.症状特点:症状往往不典型,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更多表现为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伤口愈合缓慢等非典型症状,还可能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较差,低血糖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精神萎靡、认知障碍等。
2.应对措施: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同时家属要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做好血糖监测和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妊娠糖尿病
1.症状特点: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孕期产检时通过血糖检测发现异常;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但相对普通糖尿病患者可能较轻。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如泌尿系统感染等,而且可能会出现羊水过多等妊娠相关并发症。
2.应对措施: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血糖监测,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糖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产检,确保母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