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患者出现黄疸多提示病情进入中晚期,但具体分期需结合肿瘤位置、胆管梗阻程度及转移情况综合判断。

黄疸是胆囊癌中晚期常见症状,因肿瘤压迫或侵犯肝外胆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引发。此时患者常伴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粪便变浅及皮肤瘙痒等症状。不过,若肿瘤位于胆囊颈部或合并胆囊结石,早期也可能因胆管受压出现黄疸。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CP等可明确胆管扩张程度及肿瘤侵犯范围,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
胆囊癌出现黄疸时,患者应尽快就医完善检查,由多学科团队评估病情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通过根治性手术获得较好预后,中晚期患者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胆道引流、姑息治疗或系统性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