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通常包括无保护性行为传播、血液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共用污染个人用品传播、医源性意外传播等。

1.无保护性行为传播
在性接触过程中,双方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含HIV的体液,病毒可通过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引发感染。
2.血液接触传播
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直接接触到可能含HIV的血液而感染。此外,共用被HIV污染的针具,或使用未彻底消毒的穿刺器械,也会通过血液接触导致病毒传播。
3.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阶段,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分娩过程中,婴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产道分泌物,或产后通过母乳喂养,都可能被HIV感染,形成母婴传播。
4.共用污染个人用品传播
共用被HIV感染者血液污染的个人用品,存在传播风险。比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物品,若用品残留感染者血液,且使用者皮肤或口腔黏膜有破损,病毒会通过破损处进入体内。
5.医源性意外传播
医疗操作中可能发生医源性传播。例如医护人员在诊疗时,意外被含HIV的针头刺伤、锐器割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病毒可能通过伤口或黏膜侵入人体。
若有过高危行为,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或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HIV检测,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