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是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等。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大小、形态、质地及活动度,观察阴道、宫颈有无异常分泌物或出血点。绝经后女性若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硬或压痛,需警惕病变可能。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常规初筛手段,但早期病变可能无明显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信号,是首选筛查方法。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超过4毫米需警惕,生育期女性需结合月经周期判断。超声可初步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及浸润范围,对早期病变筛查敏感性较高。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
3、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刮取或吸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诊断性刮宫可全面获取内膜组织,分段诊刮能区分宫颈管和宫腔来源的病变;宫腔镜下活检可精准定位病灶,减少漏诊。
4、宫腔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内膜色泽及血管分布,发现微小病灶并准确定位活检,尤其适用于超声异常但活检阴性的病例。磁共振成像(MRI)可多平面显示子宫解剖结构,准确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CT检查则用于评估远处转移。
若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紊乱、下腹疼痛等症状,需立即到妇科就诊,通过超声、宫腔镜及病理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