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性行为相关女性、共用注射器吸毒的女性、接受不安全血制品或不规范医疗操作的女性、母婴传播风险的女性等容易有艾滋病。

1、无保护性行为相关女性
与携带艾滋病病毒(HIV)的男性发生无安全套等防护措施的性行为的女性,由于性接触过程中病毒可通过破损黏膜等途径传播,此类女性感染艾滋病风险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无防护性接触中,女性感染HIV的概率相对男性通过同性性行为感染的概率虽较低,但仍存在明确的感染可能性,主要是因为女性生殖道黏膜等更容易在性活动中受损,为病毒入侵提供便利。
2、共用注射器吸毒的女性
静脉注射毒品时,若多人共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病毒会通过血液直接传播给共用注射器的女性。因为注射器上残留的含HIV的血液可经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导致感染。这类女性由于毒品注射行为,频繁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注射器具,从而面临较高的艾滋病感染风险。
3、接受不安全血制品或不规范医疗操作的女性
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环境中,接受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血制品输注,或在口腔治疗、手术等医疗操作中使用了被HIV污染且未彻底消毒的器械,此类女性可能因血液接触病毒而感染艾滋病。例如,过去医疗血制品筛查不完善时期,就有因输入不合格血制品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4、母婴传播风险的女性
本身已感染HIV且未采取有效母婴阻断措施的女性,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比如,孕期未进行抗病毒药物干预、分娩时产道接触病毒以及产后母乳喂养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母婴传播,这类女性属于存在明确母婴传播风险的群体。
此外,拥有多个性伴侣且在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手段的女性,由于接触不同性伴侣的概率增加,感染HIV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因为多个性伴侣意味着接触到HIV感染者的可能性增大,若其中一方携带病毒且无防护措施,易发生病毒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