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常见原因有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食物嵌塞,应对措施包括口腔清洁(正确刷牙、用牙线或冲牙器)、局部冷敷、就医治疗(牙周炎或牙龈炎需牙周治疗、智齿冠周炎需局部冲洗上药或拔智齿、根尖周炎需根管治疗)。
一、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牙周炎:是牙龈肿痛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会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细菌感染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进而出现肿痛症状。例如,长期不注意口腔清洁,牙面上堆积大量菌斑,就容易诱发牙周炎。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年龄越大,患牙周炎的风险相对越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卫生维护可能不如年轻时到位,且牙龈等组织会有一定退变。
2.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牙菌斑、食物残渣等刺激引起的炎症。牙龈会出现红肿、易出血,触碰时疼痛,表现为牙龈肿痛。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不佳,如刷牙不认真、时间短等,容易患牙龈炎;成年人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好,也可能发生。
3.智齿冠周炎: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智齿萌出过程中,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炎症,导致牙龈肿痛,还可能伴有张口受限等症状。
4.根尖周炎:牙齿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细菌感染波及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组织红肿、疼痛,疼痛可放射至牙龈部位,导致牙龈肿痛。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龋齿病史且未及时处理的人群更易出现。
5.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接处,若不及时清除,会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牙龈发炎、肿痛。比如进食芹菜等粗纤维食物时,可能会发生食物嵌塞情况,不同饮食结构的人群都可能遇到,爱吃较硬或纤维多食物的人相对更易发生。
二、牙龈肿痛的应对措施
1.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早晚各刷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引导孩子认真刷牙,清除牙面上的菌斑、食物残渣等。
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接面的食物残渣,对于难以清洁的部位,可配合冲牙器辅助清洁。成年人可根据口腔情况合理使用牙线或冲牙器,儿童在家长监护下使用冲牙器时要注意水流压力不宜过大。
2.局部冷敷:在牙龈肿痛部位适当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缓解肿痛症状。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不同人群都可采用冷敷方法,但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
3.就医治疗
牙周治疗:如果是牙周炎或牙龈炎引起的牙龈肿痛,需要进行牙周治疗,如洗牙(龈上洁治)清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严重的可能需要龈下刮治等进一步治疗。儿童牙周治疗要考虑其配合度,可能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家长要安抚儿童情绪。
智齿冠周炎治疗:智齿冠周炎需要局部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盲袋,然后上药消炎,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对于反复发炎的智齿,待炎症消退后建议拔除智齿。青少年智齿冠周炎要注意口腔卫生,拔除智齿的时机和方式要综合评估。
根尖周炎治疗:根尖周炎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消除根尖周炎症。各个年龄段的根尖周炎患者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儿童根管治疗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材料,确保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