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死亡后在神经系统表现有意识持续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呼吸循环系统表现有呼吸不规则或停止、血压先波动后下降致循环衰竭;还会有体温异常(中枢性高热)、肌肉张力降低(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儿童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因自身特点表现有差异,护理特殊人群需关注生命体征细微变化体现人文关怀。
一、神经系统表现
(一)意识状态
脑出血死亡后,患者意识会持续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这是因为脑出血导致大脑重要功能区受损严重,大脑无法正常接收和处理外界及内部的信息,进而使意识调控功能完全丧失。例如大量脑出血患者,血肿压迫关键神经结构,破坏了维持觉醒状态的网状激活系统等结构,最终陷入深度昏迷且无法恢复。
(二)瞳孔变化
双侧瞳孔可能散大固定,这是由于脑出血引发脑疝等严重情况,导致动眼神经受损,使得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瞳孔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而固定散大。当脑出血量较大,颅内压急剧升高,脑组织移位形成脑疝时,会压迫动眼神经,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的典型表现。
(三)脑干反射消失
包括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均消失。脑干是维持生命基本功能的重要结构,脑出血累及脑干时,会使脑干的各种反射弧遭到破坏,导致相应反射无法引出。比如脑干出血的患者,由于脑干功能严重受损,角膜受到刺激时不会出现眨眼等角膜反射动作。
二、呼吸循环系统表现
(一)呼吸改变
呼吸可能变得不规则,出现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等异常呼吸节律。这是因为脑出血影响了呼吸中枢所在的脑干部位,呼吸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呼吸节律异常。例如脑出血波及延髓呼吸中枢时,就会出现上述不规则呼吸表现。严重时呼吸可能逐渐停止,这是由于呼吸中枢完全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二)循环功能
血压可能先出现波动,随后逐渐下降,最终循环衰竭。脑出血后,机体的应激反应等因素可导致血压短时间波动,但是随着病情进展,脑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心血管调节功能,心脏泵血功能逐渐减弱,血压进行性下降,最终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脉搏细弱、心音低钝等。
三、其他表现
(一)体温变化
体温可能出现异常,如中枢性高热,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这是因为脑出血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所在的下丘脑等部位,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中枢性高热。比如下丘脑部位受到血肿压迫或破坏时,就会引起体温调节失常,出现高热情况。
(二)肌肉张力
肌肉张力可能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这是由于脑出血导致神经传导通路受损,使得肌肉失去神经的正常调控,肌张力下降。例如皮质脊髓束等受损时,会出现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对于儿童患者,脑出血死亡后的表现可能因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而有一定差异。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出血对其脑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意识状态改变可能更为迅速且程度更深。在呼吸循环方面,儿童的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脑出血导致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得更早且更易恶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疾病,脑出血死亡后的表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循环功能的改变可能更为复杂,且意识状态的改变可能与基础认知功能减退等因素相互交织。在护理特殊人群时,需要格外关注其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提供更为细致和专业的照护,以体现人文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