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发病风险与遗传因素(携带相关基因突变、家族有相关癌症史)、生殖相关(未生育、晚生育、绝经后)、生活方式(长期高脂肪饮食、吸烟、缺乏运动)、患有相关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癌曾接受某些治疗)等人群相关,不同人群因各自特点患卵巢癌风险不同。
一、遗传因素相关人群
1.携带相关基因突变人群: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携带这些基因突变,那么携带相同突变基因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表明,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可高达40%-60%;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患病风险也可达10%-20%。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卵巢癌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2.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家族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母亲、姐妹等亲属患有卵巢癌或乳腺癌等,那么其他女性成员患卵巢癌的风险也会升高。这是因为家族性的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相关癌症基因的传递,使得后代面临更高的患病风险。例如,家族中有两位或以上一级亲属患卵巢癌,那么该家族其他女性成员患卵巢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很多倍。
二、生殖相关人群
1.未生育或晚生育女性: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排卵会对卵巢上皮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而未生育女性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生育过程,排卵次数相对较少,可能使卵巢上皮细胞有更多时间进行修复和维持稳定,从而降低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相反,晚生育(通常指35岁以后首次生育)的女性,其卵巢癌发病风险也会增加。有研究发现,与25岁以前生育的女性相比,35岁以后首次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有所上升。
2.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但一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卵巢组织的老化等因素,使得卵巢癌的发病几率上升。一般来说,绝经后女性是卵巢癌的高发人群之一。
三、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1.长期高脂肪饮食人群: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高脂肪饮食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并且脂肪代谢产物等可能对卵巢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比低脂肪饮食的女性要高。
2.吸烟人群:吸烟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增加卵巢癌的发病几率。长期吸烟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的女性。
3.缺乏运动人群:缺乏运动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减缓,免疫功能下降,使得卵巢组织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
四、患有相关疾病人群
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较正常人有所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能会对卵巢组织产生刺激,长期的炎症刺激等因素可能增加卵巢癌的发病几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比无该病的女性高出数倍。
2.乳腺癌曾接受过某些治疗的人群:部分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某些治疗后,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例如,接受过放疗等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由于放疗对卵巢组织可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卵巢功能,从而使得卵巢癌的发病风险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