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可能由口腔局部因素如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龋齿等引起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漱口水)、局部冷敷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判断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如牙龈炎等洗牙上药、智齿冠周炎局部冲洗或用抗生素严重时拔智齿、根尖周炎根管治疗,同时要注意不同人群特殊情况及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一、找出病因
牙龈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口腔局部因素
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会引发牙龈组织的炎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尤其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比如,长期不认真刷牙,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易患牙龈炎。
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了牙龈红肿疼痛外,还可能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一些有吸烟习惯、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牙周炎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肿胀、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
龋齿:当龋齿发展到较深的程度,累及牙髓时,可能会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炎症扩散至牙龈,也会导致牙龈肿痛。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牙龈肿痛的患者,选择软毛牙刷可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例如,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移动约1mm,再重新定位。
使用漱口水:可以使用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每天含漱2-3次,每次含漱10-30秒,帮助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缓解牙龈肿痛。但儿童应避免使用成人含漱液,因为其中可能含有酒精等成分,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
局部冷敷:在牙龈肿痛部位的外部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例如,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轻轻敷在脸颊外侧对应牙龈肿痛的部位。不过,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三、及时就医及后续处理
就医判断病因:如果牙龈肿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面部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例如,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龈的具体情况、牙齿的状态等,通过X线了解牙槽骨、牙根等情况。
针对性治疗
牙龈炎、牙周炎:医生可能会进行洗牙,清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然后局部上药,如碘甘油等,以消炎收敛。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牙龈炎症的同时,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牙龈炎症的恢复。
智齿冠周炎:局部会进行冲洗,常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然后局部上药。如果炎症较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会给予抗生素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对于位置不正、无保留价值的智齿,建议尽早拔除。
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严密充填根管,消除根尖周炎症,从而缓解牙龈肿痛。
总之,牙龈肿痛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同人群在处理牙龈肿痛时需考虑自身的特殊情况,如儿童、糖尿病患者等都有其特定的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