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原因包括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由病毒感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其他原因有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眼源性眩晕、全身系统性疾病等。
一、内耳疾病相关原因
1.梅尼埃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研究表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是梅尼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这种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女性和男性发病比例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发病时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同时伴有耳鸣、耳胀满感、波动性听力下降等症状。例如,有研究发现梅尼埃病患者内淋巴囊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影响了内淋巴的正常代谢。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内。各种原因可导致耳石脱落,如头部外伤、耳部手术、内耳疾病等。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这可能与老年人内耳结构退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改变头位时会诱发短暂的眩晕,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
二、前庭神经炎
1.病毒感染:多由前庭神经遭受病毒侵袭引起,常见的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发病前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青壮年相对多见。起病较急,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眩晕症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脑血管疾病
后循环缺血:后循环主要供应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液,当后循环发生缺血时可引起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从而影响脑干、小脑的正常功能,引发眩晕,同时还可能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小脑或脑干出血:脑出血也可导致眩晕,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起病较急。患者除了眩晕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常见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者。
2.颅内肿瘤:如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前庭神经或其传导通路可引起眩晕。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多见。听神经瘤早期可出现单侧耳鸣、听力下降,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眩晕及面部麻木等症状;小脑肿瘤除了眩晕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等表现。
四、其他原因
1.心血管疾病
低血压:当人体血压过低时,尤其是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短暂性眩晕。体质虚弱者、老年人或服用某些降压药物的人群易发生,患者可伴有眼前发黑、乏力等症状。
高血压:血压波动较大时也可能出现眩晕,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脑血管的舒缩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眩晕,同时可能伴有头痛、心悸等症状。
2.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眩晕发作,常见于中青年人群。例如,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化症状,其中眩晕较为常见,患者的眩晕症状往往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在情绪紧张焦虑时加重。
3.眼源性眩晕:如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可导致视觉传入信息与前庭信息不协调,从而引起眩晕。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眼部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出现,患者除眩晕外,还可伴有视力模糊等眼部症状。
4.全身系统性疾病:如贫血,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脑部缺氧,引起眩晕,常见于女性、儿童及营养不良者,患者还可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发生低血糖时也可出现眩晕,多伴有出汗、饥饿感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