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涉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骨髓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淋巴结或结外组织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查浅表淋巴结,CT可查深部组织器官,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等病变检测有优势;骨髓穿刺及活检能判断骨髓是否有淋巴瘤细胞浸润及受累情况。
一、病理组织学检查
1.淋巴结或结外组织活检
对于疑似滤泡性淋巴瘤的患者,获取病变组织是诊断的关键。通过手术切除或者粗针穿刺等方式获取淋巴结或者结外受累组织。例如,当患者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时,可选择肿大较明显的淋巴结进行活检。在儿童患者中,需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性,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度创伤。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
病理切片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滤泡性淋巴瘤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呈现结节状生长方式,肿瘤细胞主要为中心细胞(小裂细胞)和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组成的滤泡样结构。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常用的免疫标志物包括CD20、CD79a、CD10、Bcl-2等。CD20和CD79a是B细胞相关的标志物,阳性表达提示肿瘤细胞为B细胞来源。CD10在约70%-90%的滤泡性淋巴瘤中呈阳性表达,Bcl-2在滤泡性淋巴瘤中几乎总是阳性,且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这是滤泡性淋巴瘤的重要免疫表型特征之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细胞的来源和分化特征,有助于与其他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对于浅表淋巴结的检查,超声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等。例如,能够观察到淋巴结的长径、短径以及皮质厚度等指标。在儿童患者中,超声检查无辐射,相对安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异常增大、结构是否紊乱等情况,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线索。对于腹腔、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超声也可以进行初步筛查,但对于深部组织的显示不如CT和MRI。
2.CT检查
全身CT扫描可以发现体内深部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情况。例如,能够检测到纵隔、腹腔、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以及是否有结外器官的受累。在评估肿瘤的分期方面有重要价值。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肾功能情况,因为CT检查中使用的含碘造影剂可能会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造影剂。儿童患者进行CT检查时需严格控制辐射剂量。
3.MRI检查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等部位的病变检测具有优势。例如,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髓受累情况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肿瘤侵犯。在评估滤泡性淋巴瘤是否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MRI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MRI检查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在镇静等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检查,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三、骨髓穿刺及活检
1.骨髓穿刺
抽取骨髓液进行涂片检查,观察骨髓中是否有淋巴瘤细胞浸润。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淋巴瘤细胞。在儿童患者中,骨髓穿刺的部位选择等需遵循儿科医疗操作规范。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等不适反应,可采取适当的安抚措施。
2.骨髓活检
取骨髓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能够更准确地判断骨髓受累情况。通过骨髓活检可以明确淋巴瘤细胞在骨髓中的浸润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滤泡性淋巴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与骨髓穿刺相比,骨髓活检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组织学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