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宫内膜癌B超表现包括子宫大小及形态方面,早期可无明显异常改变或有轻度变化;子宫内膜回声有增厚、不均等表现;宫腔内有占位及与肌层关系不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病灶内有不规则血流信号,不同人群检查时需注意结合自身情况关注子宫内膜变化。
一、子宫大小及形态
大小: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大小可无明显异常改变,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子宫增大。对于年轻女性或绝经前女性,若发生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大小可能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变化;绝经后女性正常子宫体积较小,若患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可能相对增大,但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形态:多数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形态尚规则,但当肿瘤局限于内膜或小范围浸润时,可能无明显形态改变;若病变累及范围稍大,可能出现子宫轮廓轻度不规则,但这种改变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其他B超征象分析。
二、子宫内膜回声
增厚:早期子宫内膜癌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内膜厚度可超过正常范围(一般非孕期育龄女性内膜厚度在5-10mm左右,绝经后女性内膜厚度通常小于5mm)。例如,部分早期患者内膜厚度可达到10-15mm甚至更厚,但这一表现也可见于其他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等,需要进一步鉴别。
回声不均: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是早期子宫内膜癌常见的B超表现之一。由于肿瘤组织在子宫内膜内生长,破坏了正常内膜的均匀结构,导致内膜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可以看到内膜内有局部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区,与周围正常内膜回声形成差异。这种回声不均的表现有助于提示内膜存在异常病变,但同样需要与其他可能导致内膜回声不均的疾病相区分,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内膜息肉等。
三、宫腔内病变情况
宫腔内占位:早期子宫内膜癌可表现为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病变边界可能清晰或不清晰。如果是较小的早期病变,占位可能较局限;随着病情发展,占位范围可能扩大。通过B超可以观察到占位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例如,病变位于宫腔内中央或偏向一侧,其大小可能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与肌层的关系:早期子宫内膜癌病变与子宫肌层的分界情况对于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多数早期病变与肌层分界尚清,这是因为肿瘤局限于内膜层或浅肌层浸润。但随着病情进展,分界可能变得模糊,当肿瘤浸润肌层深度增加时,分界不清的情况更明显。通过测量病变与肌层的关系,如浸润肌层的深度等,可以辅助判断肿瘤的分期等情况。例如,若病变仅累及内膜层,与肌层分界清晰;若浸润肌层小于1/2,则与肌层分界仍可辨认,但已属于更晚期的早期浸润情况。
四、血流情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表现:早期子宫内膜癌病灶内可检测到血流信号,血流分布可能不规则。通过CDFI可以观察到病灶内的血管形态、血流速度等。一般来说,肿瘤组织生长需要血液供应,所以会有相对丰富的血流。与良性病变相比,其血流特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良性的内膜增生等病变血流信号相对较少且分布较规则。但这一表现也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因为一些良性病变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有一定血流信号。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B超检查早期子宫内膜癌时需注意:年轻女性若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进行B超检查时要重点关注内膜情况;绝经后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更应密切观察内膜厚度、回声等情况;有长期雌激素暴露因素(如无排卵性疾病、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等)的人群,在做B超检查时要格外重视子宫内膜的变化,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通过B超及时发现早期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