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术前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空腹并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包括全身性疾病及特殊时期等情况,术后要咬棉球30-40分钟止血、2小时后进温凉细软食物、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4小时后轻柔刷牙且用淡盐水漱口、避免剧烈运动,全身性疾病中未控制的心血管病、血液系统病、糖尿病等及未控制的甲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有禁忌,局部因素里急性炎症期、口腔恶性肿瘤、邻牙情况复杂时不宜拔牙。
一、拔牙的注意事项
(一)术前注意事项
1.口腔清洁:拔牙前应保持口腔清洁,可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一般建议术前用温水轻柔漱口。
2.避免空腹:拔牙时可能会因紧张等因素影响身体状态,因此不宜空腹进行,建议术前适量进食,保证体力,尤其是儿童和体质较弱者更需注意。
3.告知医生病史:需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是否处于孕期、经期等特殊时期,以便医生评估拔牙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孕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以免引发流产或早产。
(二)术后注意事项
1.咬棉球止血:拔牙后医生会放置棉球让患者咬住,一般需咬30~40分钟后吐出,咬棉球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可能导致出血不止,过长则增加感染几率。
2.饮食注意:术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细软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伤口导致出血或疼痛加剧。
3.口腔护理:术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但要避开拔牙创口部位。同时,可使用淡盐水漱口,起到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
4.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血压升高导致拔牙创口出血,建议适当休息,保持头部微微抬高。
二、拔牙的禁忌症
(一)全身性疾病禁忌
1.心血管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高于180/100mmHg),拔牙时易因疼痛、紧张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严重心脏病患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发生心肌梗死等,拔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失常、心衰等,此类患者需在病情稳定后经医生评估再决定是否拔牙。
2.血液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白血病、血友病、严重贫血等,这类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后极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例如,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凝血因子,拔牙后出血难以自行停止,需提前补充凝血因子并进行特殊处理。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8.88mmol/L),术后感染风险增加,且不利于创口愈合,一般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空腹血糖低于8.3mmol/L),并在拔牙前后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后再进行拔牙操作。
4.其他疾病:未控制的甲亢患者,拔牙可能诱发甲状腺危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机体代谢及解毒功能受限,拔牙后用药或恢复可能受到影响,需谨慎评估拔牙风险。
(二)局部因素禁忌
1.急性炎症期:牙齿周围组织处于急性炎症期时,如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根尖周炎等,此时拔牙易导致炎症扩散,加重病情,一般需先控制炎症(如使用抗生素消炎、局部冲洗等),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拔牙。
2.口腔恶性肿瘤:若拔牙部位涉及口腔恶性肿瘤病灶,拔牙可能造成肿瘤细胞扩散,需遵循肿瘤治疗原则进行相应处理,而非单纯拔牙。
3.邻牙情况复杂:如邻牙存在严重病变且与拔牙牙关系密切,强行拔牙可能损伤邻牙或导致手术复杂度过高、风险增大,需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拔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