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的局部因素包括牙龈炎症的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及牙齿病变的龋齿、智齿冠周炎,全身因素有内分泌紊乱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系统疾病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全身疾病的糖尿病、营养不良等。
一、局部因素
1.牙龈炎症
菌斑、牙石:口腔中的菌斑若未及时清除,会逐渐钙化形成牙石,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的慢性炎症,导致牙龈肿痛。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的人群,菌斑和牙石容易堆积,进而增加牙龈肿痛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菌斑、牙石堆积出现牙龈问题,儿童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有菌斑牙石堆积导致牙龈炎症,成年人更是常见。
食物嵌塞:进食时食物残渣嵌入牙缝,若未及时清理,会引起牙龈乳头的急性炎症,出现牙龈肿痛。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缺失牙等情况容易导致食物嵌塞,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牙齿的这些状况引发食物嵌塞进而牙龈肿痛,年轻人牙齿排列不齐的情况可能相对多一些,中老年人缺失牙的情况更常见。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补牙材料等不良修复体,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肿痛。佩戴假牙的中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因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问题,若假牙制作不合适或者佩戴时间过长未及时调整,就会持续刺激牙龈。
2.牙齿病变
龋齿:当龋齿发展到较深的程度,接近牙髓时,会引起牙髓的炎症,炎症波及根尖周组织或扩散到牙龈,就会导致牙龈肿痛。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喜欢吃甜食且口腔卫生意识相对较弱,龋齿的发生率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牙龈肿痛等后续问题;成年人龋齿若未得到及时处理,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常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萌出智齿的人群。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周围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引发炎症,导致牙龈肿痛,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
二、全身因素
1.内分泌紊乱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出现牙龈肿痛。妊娠期的女性,尤其是怀孕中后期,由于激素变化,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原本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引发较明显的牙龈炎症,导致牙龈肿痛。
月经期:部分女性在月经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出现牙龈肿痛的情况。激素变化影响牙龈组织的代谢等,使得牙龈对细菌等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肿痛。
2.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白细胞在牙龈组织浸润,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牙龈肿胀、出血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都有患白血病出现牙龈肿痛等口腔表现的可能,白血病患者的牙龈肿胀通常较为严重,且不易消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牙龈容易出血,且出血后不易止住,长期的牙龈出血可能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出现牙龈肿痛。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现牙龈问题,老年人患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其他全身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牙龈炎症不易控制,容易出现牙龈肿痛。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都更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肿痛,且病情相对较难控制。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时,会影响牙龈的正常代谢,导致牙龈脆弱、容易出血和发炎肿痛。儿童如果挑食、偏食导致营养不良,可能出现牙龈问题;老年人若饮食结构不合理,也可能因营养不良引发牙龈肿痛等口腔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