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因外耳或中耳病变致声波传导受阻,病因有耵聍栓塞等,儿童和老年人情况不同;感音神经性耳聋由内耳等病变致感音或传导径路受损,病因有噪声暴露等,儿童和老年人情况有别;混合性耳聋兼具两者因素,预后复杂,耳聋能否治好取决于类型、病因等多种因素,发现耳聋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可能改善听力。
一、传导性耳聋
(一)病因及预后
传导性耳聋是因外耳或中耳病变,致声波传导受阻引发的听力下降。常见病因有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中耳炎等。若为耵聍栓塞导致,将耵聍取出后,听力多可恢复正常;由急性中耳炎引起的传导性耳聋,经积极治疗中耳炎,多数患者听力能改善;而慢性中耳炎导致的鼓膜穿孔等情况,可通过手术修复鼓膜等,部分患者听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具体恢复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及手术效果等相关。儿童若患分泌性中耳炎导致传导性耳聋,及时治疗后听力恢复较好,若延误治疗可能影响言语发育等。
(二)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患传导性耳聋需特别重视,因为儿童处于言语发育关键期,听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严重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对于儿童传导性耳聋,要尽早发现,如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等,一旦发现病因应积极处理,像及时取出儿童外耳道耵聍等。老年人若因外耳道骨质增生等导致传导性耳聋,同样需及时就医,评估能否通过治疗改善听力。
二、感音神经性耳聋
(一)病因及预后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病变,致感音功能或声音传导径路受损引起的听力下降。常见病因有噪声暴露、老年性聋、耳毒性药物、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老年性聋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佩戴助听器等改善听力;噪声性耳聋是长期处于噪声环境导致,脱离噪声环境后听力改善有限,但早期脱离噪声环境并采取保护措施可延缓听力进一步下降;耳毒性药物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在停用耳毒性药物后,部分患者听力可能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听力恢复不明显;梅尼埃病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在发作期积极治疗缓解症状后,听力可能有所波动,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发作及尽量维持听力;听神经瘤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听力恢复情况因肿瘤大小、位置及手术操作等不同而有差异,小的听神经瘤手术尽量保留听力,较大肿瘤可能术后听力丧失,但可通过其他助听方式改善听力。
(二)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等引起,一旦发现需尽早干预,如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等,以最大程度帮助儿童发展语言能力。老年人感音神经性耳聋更要关注其生活质量,在佩戴助听器时要进行专业的验配,同时要注意避免噪声等进一步损伤听力,家属应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协助老年人适应听力障碍后的生活。
三、混合性耳聋
混合性耳聋是既有传导性耳聋因素又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因素的听力损失。其预后取决于传导性部分和感音神经性部分病变的治疗情况。若能同时治疗传导性病变和感音神经性病变,部分患者听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恢复情况较单纯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复杂,需综合评估病变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混合性耳聋同样要重视对言语发育的影响,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老年人混合性耳聋则要兼顾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两方面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助听及康复手段。
总体而言,耳聋能否治好取决于耳聋的类型、病因、发病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一旦发现耳聋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最大可能改善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