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有局部症状如咽痛、咽部充血、咽峡部疱疹或溃疡,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不同年龄人群有特点,儿童咽痛明显、体温波动大、病情变化快,成人局部症状影响吞咽言语,老年人病情隐匿、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免疫低下人群病情严重、易有并发症。
一、局部症状
1.咽痛
是咽峡炎常见的主要局部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可为轻度不适到剧烈疼痛。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哭闹等。一般是由于炎症刺激咽部神经引起,炎症累及咽部黏膜及周围组织,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产生疼痛感觉。例如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引起,咽部会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引起明显咽痛。
2.咽部充血
检查时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充血可从轻度的咽部黏膜发红到较为明显的深红色充血不等。比如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会出现咽部明显充血,有时还可见咽部黏膜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附着。
3.咽峡部疱疹或溃疡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扁桃体及腭弓等处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2-3日后疱疹破溃变为溃疡。
樊尚咽峡炎:病变多发生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等部位,表现为单侧咽部溃疡,覆盖有灰色或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充血。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中度发热或高热。例如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发热多为急性起病,体温可在37.8-40℃左右,可持续2-4日;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发热较为常见,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体感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乏力,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炎症状态下,机体代谢加快,消耗增加,同时毒素吸收等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感。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如平时活泼。
3.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与发热引起的头部血管扩张、炎症介质刺激神经等因素有关。发热时,头部血管扩张,牵拉血管周围的痛觉神经末梢,或者炎症产生的前列腺素等物质作用于神经,引起头痛。
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
1.儿童
儿童咽峡炎时咽痛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通过哭闹、拒食等方式表现出来。发热时儿童体温波动可能较大,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体温等情况。例如疱疹性咽峡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感染后除了上述局部和全身症状外,还可能因为发热、咽痛而影响进食和睡眠,需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和休息。
2.成人
成人咽峡炎时,全身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一些,但局部咽痛等症状可能也会影响正常的吞咽和言语功能。成人如果是由于职业因素等导致咽部经常受到刺激,发生咽峡炎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且成人在患病期间需要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调整,如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嗓等,以促进病情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咽峡炎时,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病情可能发展较为隐匿,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可能不明显,但局部症状可能持续不缓解。而且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咽峡炎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所以老年人患咽峡炎时需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情况,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免疫低下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患咽峡炎时病情可能较为严重,病程较长,容易出现并发症。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所以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交叉感染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