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其症状表现包括皮肤损害(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苔藓样变等)、自觉症状(瘙痒、灼热感等),不同接触部位有不同表现特点,如手部因接触外界物质多发病率高,面部因皮肤敏感肿胀明显,颈部因佩戴接触物易发病等,症状因多种因素而异,了解这些有助于早期发现处理。
一、皮肤损害表现
红斑: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接触部位出现界限清楚的红斑,颜色可从淡红色到鲜红色不等。这是由于接触物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所致,不同个体因接触物的刺激强度和自身反应性不同,红斑的程度会有所差异。例如,接触较弱刺激性物质时,红斑可能较淡;而接触强刺激性物质时,红斑会较为明显且颜色鲜红。
丘疹: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隆起性皮损。丘疹的形成与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浸润有关。儿童由于皮肤较为娇嫩,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出现丘疹等表现,且可能因搔抓等进一步加重症状。
水疱: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水疱的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大的可如黄豆甚至更大。水疱的出现是由于表皮内液体渗出积聚形成。如果水疱破裂,可能会出现糜烂、渗出等表现,尤其在儿童中,由于搔抓等行为更容易导致水疱破裂,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糜烂与渗出:水疱破裂后会露出糜烂面,有液体渗出。渗出液的多少因病情轻重而异,渗出较多时可能会形成结痂。成人和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类似,但儿童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渗出后更需要注意局部清洁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苔藓样变:慢性接触性皮炎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呈苔藓样变。这是由于反复搔抓、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真皮乳头层纤维增生等改变。这种情况在成人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刺激物或过敏原时较为常见,儿童相对较少出现,但如果儿童接触性皮炎反复发作且未得到有效控制,也可能发展为苔藓样变。
二、自觉症状表现
瘙痒: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瘙痒程度可轻可重。轻度瘙痒可能只是偶尔有搔抓的欲望,而重度瘙痒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可能因瘙痒而哭闹不安、睡眠受影响等。瘙痒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搔抓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灼热感:部分患者在接触部位会有灼热感,尤其是在接触强刺激性物质后,灼热感较为明显。灼热感是由于局部炎症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致,可与瘙痒同时存在或单独出现。
三、不同接触部位的表现特点
手部接触性皮炎:手部是接触外界物质较多的部位,发病率较高。表现为手部红斑、丘疹、水疱等,由于手部经常活动,搔抓等动作更容易发生,且可能因接触各种清洁剂、化工原料等,症状容易反复。例如,家庭主妇长期接触洗洁精等清洁剂,手部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粗糙、红斑、瘙痒等。儿童手部接触性皮炎可能与玩玩具、接触泥土等有关,表现为手部红斑、丘疹,因儿童不懂保护手部,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加重。
面部接触性皮炎:面部接触性皮炎多因使用化妆品、护肤品、接触花粉等引起。表现为面部红斑、肿胀、丘疹等,面部皮肤较为敏感,肿胀可能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外观,给患者尤其是成人带来较大心理压力。儿童面部接触性皮炎可能与接触某些儿童专用产品中的特殊成分或外界花粉等有关,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产品。
颈部接触性皮炎:颈部接触性皮炎常因佩戴项链、围巾等接触物引起。表现为颈部红斑、丘疹,与接触物的接触范围一致,去除接触物后如能及时处理,症状容易缓解,但如果持续接触,症状会加重。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表现因接触物的性质、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个体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了解这些症状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接触性皮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