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有共济失调相关表现,包括肢体运动共济失调(成年患者行走如醉酒步态、精细动作困难等,儿童患者大运动发育落后、精细动作不佳)、言语共济失调(成年和儿童患者均说话含糊不清等),还有眼球运动异常(成年患者常见水平性眼球震颤,儿童患者需专业检查发现异常)、肌张力改变(成年患者早期肌张力减低、后期可能增高,儿童患者肌张力改变影响肢体支撑和发育等),成年患者还伴头晕头痛、认知功能减退等,儿童患者影响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且有情绪变化。
一、共济失调相关表现
肢体运动共济失调
成年患者:行走时步态不稳,像醉酒步态,走路摇晃、东倒西歪,难以保持平衡,转弯时尤其明显。例如在平地行走时就会出现左右摇晃幅度较大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行走能力,导致行动受限。在肢体动作方面,精细动作困难,比如拿东西时,用手指捏取小物件的动作笨拙,像用筷子夹菜、系鞋带等动作难以顺利完成。进行指鼻试验时,会出现指鼻不准确、误差较大的情况,患者的手很难准确地指到自己的鼻尖。
儿童患者:由于小脑功能发育不完善且处于生长阶段,共济失调表现可能在运动发育过程中体现。比如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坐立不稳,容易倾倒,爬行时动作不协调,四肢运动配合不佳。在精细动作上,可能在抓握物品时力量控制不好,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精准抓握小玩具等。
言语共济失调
无论是成年还是儿童患者,都可能出现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语速快慢不均,节律异常。成年患者说话时发音不准,语句不连贯,像“喝啤酒”可能会说成“喝匹酒”等;儿童患者言语表达也会不清晰,词汇组合不当,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
二、眼球运动异常
成年患者:可能出现眼球震颤,尤其是水平性眼球震颤较为常见,患者双眼会不自主地左右摆动,在向某个方向注视时更为明显。这种眼球震颤会影响患者的视觉稳定性,导致看东西时容易出现模糊、重影等情况,进一步影响日常的视物体验和活动。
儿童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可以发现。比如在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动功能检查时,会发现眼球的运动轨迹异常,可能存在眼球摆动幅度、频率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情况,这也会对儿童的视觉发育和整体运动功能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肌张力改变
成年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肢体显得松软,肌肉力量在外观上感觉有所减弱。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大。例如患者的肢体在被动活动时,感觉到的阻力比正常情况大,像弯曲患者的手臂时,会发现阻力增加,影响关节的灵活活动。
儿童患者:肌张力改变在儿童小脑萎缩中也较为常见。肌张力减低时,儿童的肢体看起来比较软塌,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影响正常的肢体支撑和运动;肌张力增高时,儿童的肢体活动会不灵活,比如穿衣服时给孩子活动肢体穿袖子等动作会比较困难,而且长时间的肌张力异常还可能影响儿童的骨骼发育,导致肢体姿势异常等问题。
四、其他伴随症状
成年患者: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且头晕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平衡感,进一步加重共济失调的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的迹象,比如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减退较为明显,对刚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等。
儿童患者:除了上述运动相关症状外,可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在智力发育方面,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迟缓,比如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较正常儿童落后,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可能不如同龄人,同时还可能伴有情绪方面的变化,比如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这可能与身体不适和运动功能受限等多种因素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