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是偶尔记忆减退的正常生理现象,与近期生活事件等相关,表现为局部性、偶然性记忆问题,影响小,可自我调整;老年痴呆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有遗传、慢性疾病、环境等因素,早期近记忆减退,逐渐认知功能全面下降等,影响渐进加重,需长期精心照料,可通过认知训练等应对,老年痴呆主要发于老年人,健忘各年龄段都有,健康生活方式对两者有预防作用,有基础疾病者患老年痴呆风险高。
老年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大脑神经细胞的逐渐退化、死亡有关,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如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明显减少。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家族中有老年痴呆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此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脑血管和神经细胞,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几率;环境因素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缺乏认知刺激等也可能促进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
临床表现
健忘:健忘者的记忆问题往往是局部性、偶然性的。例如只是偶尔忘记刚刚放在哪里的物品,或者暂时想不起某个熟悉的人名,但其他方面的记忆,如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技能、重要事件的记忆等都是正常的。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能够正常完成工作、学习等任务,只是在特定的短时间记忆方面出现小的波动。
老年痴呆: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力减退,逐渐会出现远记忆力受损,比如忘记自己的出生日期、重要的历史事件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认知功能全面下降,如语言功能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言语混乱;视空间能力受损,如迷路、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位置等;执行功能障碍,如不能完成复杂的家务劳动、难以计划日常活动等。还会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如情绪波动大、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完全依赖他人照料。
诊断方法
健忘: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记忆减退的发生时间、具体表现、诱发因素等。一般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认知功能评估显示记忆功能在正常范围内,只是存在偶尔的小范围记忆问题。
老年痴呆: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既往健康状况等;神经系统检查,查看是否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认知功能评估常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通过对记忆、语言、注意力、视空间等多方面的测试来判断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观察大脑结构的变化,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见海马体等部位萎缩;血液检查可排除其他可导致认知障碍的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维生素B12缺乏等。
对生活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健忘:对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通过自我调整即可改善。比如可以通过使用备忘录、设置提醒等方式来辅助记忆,保持良好的作息、减轻压力,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阻碍。
老年痴呆:对生活的影响是渐进性加重的。早期患者可能还能在家人帮助下维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人长期精心照料。在应对措施方面,早期可以通过认知训练来延缓病情进展,如进行记忆力训练、智力游戏等;对于有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需要家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关爱,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晚期患者,要注重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在年龄方面,老年痴呆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健忘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性别方面,目前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健忘和老年痴呆发病有显著不同;生活方式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丰富认知活动等有助于预防健忘,对于老年痴呆,健康生活方式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遗传等因素影响较大;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更高,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来降低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