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

来源:民福康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跳动、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肌肉无力是因运动神经元受损致肌肉失神经调控,肌肉萎缩是因运动神经元受损致肌肉废用性及代谢生长异常,肌肉跳动是因运动神经元异常电活动致肌肉不自主收缩,言语障碍是因负责言语功能的神经肌肉结构受影响致咽喉部肌肉运动不协调,吞咽困难是因支配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损致吞咽肌肉协调运动受影响。

一、肌肉无力

1.表现情况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常出现肢体肌肉无力的症状,一般从一侧肢体远端开始,比如手部小肌肉无力,患者可能会发现拿东西不灵活,像握筷子、拿小勺等动作变得困难。随着病情进展,无力会逐渐波及其他肢体。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人,比如坐、站、走等动作比正常儿童晚。在不同性别上,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早期肌肉无力表现不同,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可能因运动习惯不同,早期肌肉无力被察觉的时间有差异,比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更早发现肢体无力。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果本身有神经肌肉方面的基础问题,早期肌肉无力症状可能会更易被发现或加重更快。

2.涉及机制

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是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失去神经调控,从而出现肌肉无力。运动神经元包括上下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运动功能,使得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来完成运动动作。

二、肌肉萎缩

1.表现情况

早期肌肉萎缩可能不太明显,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肌肉体积变小。例如手部小肌肉萎缩,会看到手掌变平,肌肉凹陷。儿童患者肌肉萎缩可能表现为肢体相对较细,与正常肢体对比有差异。不同性别在早期肌肉萎缩表现上无明显特殊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运动的人肌肉萎缩可能进展相对快些,有神经肌肉病史的人群肌肉萎缩可能更易发生且进展快。

2.涉及机制

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神经冲动刺激,会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神经元的损伤也会影响肌肉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导致肌肉组织逐渐萎缩。

三、肌肉跳动

1.表现情况

患者会感觉到肌肉不自主地跳动,这种跳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较广泛的。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但会有肢体不自主抖动等表现。不同性别在肌肉跳动的早期表现上无明显不同,生活方式上,过度疲劳的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肌肉跳动,有神经肌肉病史的人群肌肉跳动可能更频繁或更明显。

2.涉及机制

运动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可能会出现异常的电活动,导致其所支配的肌肉发生不自主的收缩,表现为肌肉跳动。这种异常电活动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本身的病变或者周围环境因素影响了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所致。

四、言语障碍

1.表现情况

早期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说话含糊,尤其是发音不准确。比如发某些辅音时不清楚,像“b”“p”“d”“t”等音。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学说话比正常儿童晚,或者说话表达不清晰。不同性别在言语障碍早期表现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经常用嗓过度的人如果有运动神经元病相关问题,言语障碍可能更早出现,有神经系统病史的人群言语障碍可能更易发生。

2.涉及机制

负责言语功能的神经肌肉结构受到运动神经元病的影响,比如支配咽喉部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咽喉部肌肉运动不协调,从而出现言语障碍。

五、吞咽困难

1.表现情况

早期可能感觉吞咽食物时有不畅感,尤其是吃较干的食物时,会觉得吞咽费力。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吃奶、进食困难,比如吃奶时容易呛咳,进食固体食物时比正常儿童困难。不同性别在早期吞咽困难表现无特殊差异,生活方式中,有不良吞咽习惯的人可能在运动神经元病早期吞咽困难表现更明显,有头颈部神经肌肉病史的人群吞咽困难可能更早出现。

2.涉及机制

支配吞咽相关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得吞咽肌肉的协调运动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吞咽困难。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是人体运动神经元受损而逐渐进展的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进行性肌萎缩、原发性侧索硬化四种类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运动神经元病胳膊疼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胳膊一般是不会疼的。运动神经元病共分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以及原发性侧索硬化四种类型,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以及吞咽困难等,通常不会出现疼痛症状。考虑患者胳膊疼,可能是局部神经肌肉损伤或者是炎症性疾病造成的。建议:患者可以注射依达拉奉治疗,延缓运动神经元病的
脑梗肌电图检查什么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一般情况下脑梗死不需要做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及收缩的电活动,通过电刺激可以检查肌肉的兴奋及传导功能,有利于判断周围神经系统有没有病变。若在诊断脑梗死前做了肌电图检查,通常是为了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型神经病等,以上疾病会出现四肢无力、手脚麻木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包括饮食调理、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适当增加羊肉、韭菜等食物摄入,能够起到行气通络的作用。此外,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防止加重不适。 2、按摩理疗 患者可以配合按摩患肢肌肉,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并帮助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1、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需要采用个体化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常用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功效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红花、三七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
脑梗有什么征兆?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的征兆主要包括突然眩晕、剧烈头痛、步态异常等。 1、突然眩晕 由于脑梗死容易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宊然眩晕的症状。 2、剧烈头痛 脑梗死可能会导致颅内压明显升高,从而引起剧烈的头痛症状。 3、步态异常 脑梗死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容易造成肌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有什么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主要包括补阳还五汤、虎潜丸、参苓白术散等。 1.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桃仁和地龙等中药材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作用,遵医嘱使用可以改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2.虎潜丸 虎潜丸主要是由黄柏、龟甲、知母、熟地黄、陈皮、白芍、锁
脑梗肌电图检查什么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一般情况下脑梗死不需要做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是通过电子学仪器记录肌肉静止及收缩的电活动,通过电刺激可以检查肌肉的兴奋及传导功能,有助于判断周围神经系统是否存在病变。若在诊断脑梗死前做了肌电图检查,通常是为了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运动神经元病、脊髓型神经病等,以上疾病会出现四肢无力、手脚麻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包括饮食调理、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等。 1、饮食调理 患者应适当增加羊肉、韭菜等食物摄入,能够起到行气通络的作用。此外,出现吞咽困难时,应选择流质、半流质食物,防止加重不适。 2、按摩理疗 患者可以配合按摩患肢肌肉,以改善局部气血循环,并帮助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发生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能治好吗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肌肉萎缩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原因进行分析。 若是患者的年龄较小,自身体质较好,肌肉萎缩是由于长期不运动或缺乏锻炼导致的,症状并不严重,通过加强锻炼、恢复肌肉活动,通常可以恢复肌肉的体积和功能,是可以治好的。但是若患者的年龄较大,自身体质较差,肌肉萎缩是由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遗传性疾病或
渐冻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目前,渐冻症的病因仍不明确,大多数病例是获得性的(后天形成),而少数病例是家族性的(先天遗传)。 渐冻症,也被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关于其病因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基于遗传背景的氧化损害和兴奋性毒性导致的运动神经元损害。这种病症的诊断可以通过肌电图检查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等手段进行。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疾病类型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根据运动神经元损伤的部位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大脑的运动皮质损伤或者运动皮质下面的叫锥体束损伤,表现为侧索硬化,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还有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在脊髓的前角和脑干部分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代表的有两类,一类影响到脑干,称为原发性延髓麻痹,如果只影响到肢体,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表现为舌肌的萎缩和小肌肉的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对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原因没有明确的认识,通常认为分为两部分,一种跟基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有基因易感性,就是某些人群更容易得这类疾病。另外就是外在的因素,通常认为可能和体力劳动、过度用力有一定的联系,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确认,所以就运动神经元发病原因来讲,目前医学界尚没有明确的结论,有一些学说也待进一步的完善和认识
运动神经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张根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是神经科的疑难病,治疗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还没有可以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可以采用的药物主要是两个,一个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部分的作用,另外一个是近年获批治疗这个疾病的药物,原来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后来发现在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中也能够起到延缓、减轻病情的治疗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运动神经元病属于中医的痿证,可以采用治疗痿病的中药
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症状
牛玥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在临床上会出现手部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并且会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一带发展,四肢肌力会减退但是感觉功能保留。另外,假性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会出现激素颤动,严重时会累及呼吸肌而引起呼吸肌麻痹,这种情况十分危险,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运动神经元病是怎么引起的
史方堃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第一、感染与免疫障碍。第二、某些重金属中毒或缺少元素。第三、遗传基因。第四、营养失调。第五、神经递质的异常,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运动神经元病的发作,患者需要针对病因来治疗。
肯尼迪病和运动神经元病区别?
童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肯尼迪病和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表现类似,主要的区别是通过肌电图的检查和基因的检测。肯尼迪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的疾病,大部分见于男性的患者,通常在30到50岁左右起病。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肌肉的萎缩、肌肉的无力以及肌肉麻痹;并且患者可以出现雄激素不足的表现,比如男性的患者可以出现乳房女性化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