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水肿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免疫性主要因母婴血型不合致胎儿红细胞破坏溶血;非免疫性包括心血管系统异常(心脏结构畸形、心律失常)、血液系统疾病(地中海贫血、红细胞酶缺乏)、染色体异常、感染因素、胎儿结构异常致淋巴回流障碍、母儿血型不合(非ABO和Rh)、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自身疾病影响等原因引发。
胎儿水肿是指胎儿体内过量的体液积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具体原因如下:
免疫性胎儿水肿
病因:主要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如孕妇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时,孕妇体内的抗A或抗B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进而导致胎儿水肿。这种情况在第一胎也可能发生,因为孕期可能会有少量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体,再次妊娠时抗体进入胎儿体内引发溶血。
非免疫性胎儿水肿
心血管系统异常
心脏结构畸形: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如房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等,可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心输出量减少,体循环淤血,从而引起胎儿水肿。例如,房室间隔缺损会使血液在心脏内异常分流,影响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进而影响胎儿全身的血液循环,导致体液积聚。
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会影响心脏的节律和收缩功能,使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部位,造成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发水肿。胎儿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胎儿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等有关。
血液系统疾病
地中海贫血:胎儿患有地中海贫血时,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容易被破坏,导致贫血。为了代偿贫血,骨髓造血活跃,但异常的红细胞不能正常发挥功能,进而影响胎儿的整体代谢和循环,引发水肿。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
红细胞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由于红细胞酶的缺陷,红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溶血,引起胎儿贫血和水肿。G-6-PD缺乏症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男性胎儿发病率相对较高。
染色体异常
胎儿存在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会影响胎儿多个系统的发育,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从而导致胎儿水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与孕妇年龄、辐射、化学物质接触等多种因素有关,孕妇年龄越大,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越高。
感染因素
孕期孕妇感染某些病原体,如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细菌(如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影响胎儿的循环和代谢功能,导致胎儿水肿。例如,风疹病毒感染可引起胎儿多系统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进而导致水肿;梅毒螺旋体感染可通过胎盘侵犯胎儿,引起胎儿梅毒,出现胎儿水肿等表现。
胎儿结构异常导致的淋巴回流障碍
胎儿淋巴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淋巴管扩张、颈部水囊瘤等,可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淋巴液积聚在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水肿。颈部水囊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由于颈部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液积聚在颈部形成囊肿,同时可伴有全身淋巴回流障碍,导致胎儿水肿。
其他因素
母儿血型不合(非ABO和Rh血型系统):除了ABO和Rh血型系统不合外,其他血型系统的不合也可能导致胎儿免疫反应,引起胎儿水肿。虽然相对少见,但也是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的原因之一。
双胎输血综合征:在双胎妊娠中,双胎输血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个胎儿(供血儿)的血液通过胎盘血管吻合支流向另一个胎儿(受血儿),导致供血儿贫血、血容量减少,受血儿血容量过多、心脏负担加重,受血儿可出现心力衰竭,进而发生胎儿水肿。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发生与胎盘血管的异常吻合有关。
孕妇自身疾病影响:孕妇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也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导致胎儿水肿。例如,孕妇患有糖尿病时,高血糖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引发水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