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方法止痛,非药物包括调节休息环境与姿势、按摩等;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特异性治疗药物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老年人偏头痛止痛各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慎用药,妊娠期需谨慎选药并医生评估,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病和药物相互作用、谨慎选药。
一、非药物止痛方法
(一)休息与环境调节
1.环境:偏头痛发作时应处于安静、黑暗的房间休息,光线过强或嘈杂环境可能加重头痛。对于儿童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空间尤为重要,避免过多外界干扰。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敏感度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受周围动静影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缓解头痛。
2.休息姿势:采取舒适的卧位,如仰卧或侧卧,放松身体肌肉。但需注意避免因姿势不当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加重头痛,对于有基础病史如颈椎病的患者,更要选择合适的休息姿势。
(二)按摩缓解
1.太阳穴按摩:用手指轻柔按摩双侧太阳穴,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打圈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血管紧张。不同年龄人群按摩力度有所不同,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2.头部按摩:从额头开始,用手指指腹由前向后梳理头发,类似梳头的动作,重复多次。这种方法能放松头部肌肉,减轻头痛症状。对于有偏头痛病史且生活方式较紧张的人群,日常可适当进行头部按摩作为预防和缓解手段。
二、药物止痛方法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止痛作用。常见的有布洛芬等,能有效缓解轻至中度偏头痛。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布洛芬的使用需谨慎,低龄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2.适用情况:适用于无严重基础疾病的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若偏头痛症状较轻,可首先考虑非甾体抗炎药。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需权衡利弊。
(二)特异性治疗药物
1.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曲坦等,这类药物能选择性激动5-HT1受体,收缩脑内异常扩张的血管,从而缓解偏头痛。但曲坦类药物有一定禁忌证,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因为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对于有偏头痛病史且合并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2.麦角胺类药物:麦角胺能收缩血管,但由于其副作用相对较多,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肢体缺血等,现在临床应用相对减少。不过对于一些难治性偏头痛患者,在严格评估后可能会考虑使用,但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三、特殊人群偏头痛止痛注意事项
(一)儿童偏头痛
1.用药禁忌:低龄儿童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休息、按摩等。若必须用药,需选择儿童专用的适合剂型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止痛药物,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药物代谢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使用布洛芬需根据体重计算合适剂量,且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
2.家长护理: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偏头痛发作的频率、诱因等情况,记录发作时的表现以便医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同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等,减少偏头痛发作的诱因。
(二)妊娠期偏头痛
1.止痛选择:妊娠期偏头痛的止痛需特别谨慎,非药物干预是首选,如适当休息、放松心情等。若必须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选择对乙酰氨基酚,但也需要严格评估用药的必要性和风险,因为妊娠期用药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
2.医生评估:医生要综合考虑妊娠期女性的孕周、偏头痛严重程度以及对胎儿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止痛方案,充分权衡药物止痛的收益和潜在风险。
(三)老年人偏头痛
1.基础疾病影响: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选择止痛药物时需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影响肾功能,而老年人肾功能相对减退,需谨慎使用。
2.药物选择:对于老年人偏头痛,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若需用药,应选择相对安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