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不育检查包括自身因素相关的妇科常规检查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基本情况、排卵功能检查通过基础体温测定、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激素水平测定了解内分泌及排卵相关激素情况、输卵管通畅检查的通液术和造影、子宫内膜检查了解分泌功能等;还有全身性因素相关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排查自身免疫性抗体、染色体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不孕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女性检查有侧重且检查中要考虑心理状态。
一、女性自身因素相关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
意义: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等的基本情况,排查先天发育异常、炎症、肿物等影响受孕的因素。例如,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等先天畸形可阻碍精子进入;宫颈炎症可能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影响精子穿透。
具体分析:包括对外阴的观察,看有无畸形、破损;阴道检查分泌物情况,检查有无阴道炎等;宫颈检查大小、形态、有无糜烂等;子宫及附件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大小、位置、有无压痛及肿物等。
排卵功能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
意义:通过测量基础体温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一般来说,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持续14天左右为黄体功能正常,若体温升高不明显或持续时间短提示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足。
方法:清晨醒来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体温并记录,长期坚持。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
意义:能直观看到卵泡的大小、数量及排卵情况。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可了解卵泡起始发育情况、优势卵泡的选择及排卵时间。例如,正常卵泡发育到18-25mm时为成熟卵泡,即将排卵。
方法:经阴道超声或经腹部超声检查,根据卵泡发育情况确定下次监测时间。
激素水平测定
意义:检测性激素六项(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素)等,了解内分泌功能及排卵相关激素水平。如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比例异常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影响排卵;雌二醇水平低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生长,不利于受孕。
方法:在月经周期的特定时间抽血检查,如月经第2-4天查基础内分泌,了解卵巢基础状态。
输卵管通畅检查
输卵管通液术
意义: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液体,根据阻力大小及液体回流等情况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但该检查准确性相对较低,只能作为初步筛查。
方法:将导管插入宫腔,缓慢注入生理盐水等,观察推注时的阻力及患者感觉等。
子宫输卵管造影
意义:不仅能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还能了解宫腔形态,如有无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例如,可发现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病变。
方法:在X线透视下向宫腔及输卵管注入造影剂,拍摄片子观察输卵管及宫腔情况。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前需排除阴道炎等急性炎症。
子宫内膜检查
意义:通过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子宫内膜的分泌功能、有无炎症、结核等病变,同时可判断有无排卵。例如,无排卵性月经的子宫内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生期改变。
方法:诊断性刮宫需在月经前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进行,将刮取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可通过宫腔镜等方式获取组织。
二、全身性因素相关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
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女性月经及排卵,进而导致不孕。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月经紊乱、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影响生殖内分泌。
方法:检测甲状腺激素(T3、T4、TSH等)水平,必要时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等。
免疫学检查
意义:排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等自身免疫性抗体。例如,抗精子抗体阳性可能导致精子凝集或制动,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
方法:抽血进行相关抗体的检测。
染色体检查
意义:对于有多次流产史、外貌有先天异常体征或怀疑有遗传性疾病的女性,染色体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导致的不孕。如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可能引起不孕或反复流产等情况。
方法:抽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女性在检查时需有所侧重。年轻女性若不孕首先从常见的排卵、输卵管等方面排查;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需调整生活方式后再评估检查;有流产史、盆腔手术史等病史的女性要重点检查输卵管、宫腔等情况。同时,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人文关怀,缓解其紧张情绪,因为心理因素也可能影响受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