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牙龈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菌斑牙石堆积、牙龈炎、牙周炎、不良修复体、刷牙方法不当;全身因素涉及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其他全身疾病等。出现牙龈出血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持续不缓解或伴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一)菌斑、牙石堆积
成因及影响:口腔卫生不良时,菌斑会逐渐堆积,若未及时清除,会进一步矿化形成牙石。菌斑和牙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使得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在刷牙时受到机械刺激就容易出血。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不使用牙线的人群,菌斑牙石堆积的概率较高,更易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口腔清洁不到位出现此问题,儿童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也会面临菌斑牙石刺激牙龈导致出血的状况;成年人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可能忽视口腔清洁,同样易出现该情况。
(二)牙龈炎
成因及影响:牙龈炎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细菌在牙龈边缘的菌斑中滋生,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牙龈会出现红肿、质地松软等改变,刷牙时轻轻触碰就会出血。青少年由于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容易发生牙龈炎,进而出现刷牙牙龈出血;妊娠期女性因体内激素变化,也较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导致刷牙时牙龈出血。
(三)牙周炎
成因及影响: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比牙龈炎更为严重。它是在牙龈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不仅累及牙龈,还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炎患者的牙龈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表现,刷牙出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同时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等症状。中老年人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这与长期的口腔菌斑积累、牙龈萎缩等因素有关,但年轻人若口腔卫生长期不佳,也可能患上牙周炎出现牙龈出血。
(四)不良修复体
成因及影响: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边缘不贴合牙龈,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比如,假牙制作不合适,佩戴后与牙龈之间有缝隙,食物残渣易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出血。不同年龄段使用假牙等修复体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此情况,老年人佩戴假牙较多,更需关注修复体是否合适;年轻人若因口腔问题佩戴修复体,也需留意是否因修复体不合适导致牙龈出血。
(五)刷牙方法不当
成因及影响:如果刷牙时用力过大,采用横刷法等不正确的刷牙方式,会直接损伤牙龈组织,导致刷牙时出血。例如,有些人刷牙像拉锯一样横向用力,长期如此会使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刷牙时容易出血。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刷牙方法不当出现牙龈出血,儿童可能因家长指导不当采用错误刷牙方法,成年人也可能因习惯问题采用不正确刷牙方式。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一)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及影响: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下降,牙龈容易自发性出血,刷牙时也会加重出血;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也常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发热、贫血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血液系统疾病,但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需关注,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患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加重身体其他器官的负担。
(二)内分泌紊乱
成因及影响:妊娠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出血;青春期少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更年期女性因内分泌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也较易出现刷牙牙龈出血。妊娠期女性除了牙龈出血,还可能有牙龈肿胀等表现;青春期少年可能同时伴有痤疮等其他因激素变化引起的症状。
(三)其他全身疾病
成因及影响: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易引发牙龈炎症出血;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也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糖尿病患者除牙龈出血外,可能还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肝脏疾病患者可能有乏力、黄疸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和肝脏疾病患者都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情况,儿童患糖尿病相对较少,但也有发生可能,老年人患这两种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
当出现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首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如果牙龈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牙齿松动、全身乏力、发热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和全身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