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一般症状有皮肤黏膜苍白、干燥毛发干枯易脱、乏力、头晕,组织缺铁表现有精神行为异常、口腔炎舌炎吞咽困难、毛发指甲异常,其危害对儿童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对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对心肺功能加重心肺负担。
一、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一)一般症状
1.皮肤黏膜表现
面色、睑结膜、甲床等部位苍白是常见表现。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当血红蛋白减少时,皮肤黏膜处的血液颜色变浅,从而呈现苍白状态。儿童患者可能比成人更易观察到面色苍白,婴儿可能表现为甲床苍白、口唇黏膜苍白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等情况。这是由于缺铁影响了皮肤和毛发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的营养供应不足,毛发的生长受到阻碍。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易疲倦。这是因为机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乏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稍微活动后就比以往更容易疲惫,比如走一段较短的路就气喘吁吁、感到乏力。对于儿童来说,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像往常一样玩耍、跑动等。
3.头晕
轻度贫血时可能就会出现头晕症状,严重时头晕感会加重。这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头晕。尤其是在突然站立时,头晕可能会更明显,这是由于体位改变时脑部供血进一步减少所致。老年人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发生缺铁性贫血时头晕症状可能相对更突出,且更易发生体位性头晕。
(二)组织缺铁表现
1.精神行为异常
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纸张等非食物物质。这可能与缺铁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味觉异常有关。成人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研究表明,铁参与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
2.口腔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炎、舌炎,严重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口腔炎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溃疡等;舌炎则表现为舌面光滑、疼痛等。这是因为铁缺乏影响了口腔黏膜的正常修复和代谢,导致口腔部位出现炎症等病变。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口腔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问题,缺铁性贫血引起的口腔表现可能会加重口腔不适,影响进食。
3.毛发nails表现
毛发干枯、易断裂,指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严重者呈勺状甲(反甲)。指甲的生长需要铁参与相关的代谢过程,缺铁时指甲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勺状甲等改变。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反甲,可能会影响指甲的外观和功能,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二、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一)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儿童)
1.影响体格生长
缺铁性贫血会阻碍儿童的体格生长。铁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的重要元素,在儿童骨骼生长、肌肉发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身高、体重增长可能低于正常儿童。研究显示,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在身高和体重的标准差分值上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因为缺铁影响了机体的营养代谢和生长激素的分泌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阻碍了体格的正常发育。
2.影响智力发育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铁是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铁会影响神经细胞的髓鞘形成、神经递质的合成等。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儿童认知能力下降、学习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有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在认知测试中的得分低于无贫血的儿童,尤其是在与注意力、记忆力相关的测试项目中表现更差。
(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1.降低抵抗力
缺铁性贫血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铁参与了吞噬细胞的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增殖等免疫相关过程。当缺铁时,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减弱,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如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老年人本身免疫功能也在逐渐衰退,缺铁性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免疫功能的低下,增加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三)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1.加重心肺负担
长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心肺功能。为了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心脏会代偿性地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长期如此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肺部也会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而出现呼吸加快等代偿表现,长期下去可能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例如,在一些严重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中,进行心肺功能检查时会发现心输出量异常、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情况。儿童患者如果长期存在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而对心肺功能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心肺功能较同龄正常儿童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