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血性贫血原因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急性溶血性贫血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导致两类。红细胞自身异常包括膜异常(遗传性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乏(G-6-PD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珠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包括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分温抗体、冷抗体型,药物相关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因素(机械性因素如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化学因素、感染因素、物理因素等导致溶血)。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导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一)红细胞膜异常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多有家族遗传史,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红细胞膜蛋白基因缺陷,使红细胞膜结构异常,红细胞呈球形,变形能力降低,在通过脾脏等器官时易被破坏。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一般无特殊影响,但若感染等诱因存在时易诱发急性溶血发作。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同样是遗传性疾病,基因缺陷使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红细胞呈椭圆形,在血液循环中易被破坏发生溶血。不同年龄均可患病,具体机制与红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当有感染、劳累等情况时可能诱发急性溶血。

(二)红细胞酶缺乏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患者体内G-6-PD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代谢障碍,红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食用蚕豆、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或发生感染时,易诱发急性溶血。新生儿时期发病时,可能与母亲孕期用药等因素有关,新生儿期发病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严重溶血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引起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2.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时期发病相对常见,主要是由于丙酮酸激酶基因缺陷,影响红细胞内糖酵解途径,使红细胞能量产生不足,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而发生溶血。患者在感染、疲劳等情况下可能诱发急性溶血发作。

(三)珠蛋白异常

1.地中海贫血:包括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α地中海贫血多见于东南亚地区人群,β地中海贫血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及我国南方多见。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严重溶血、贫血等表现,轻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可能在感染、妊娠等情况下诱发急性溶血加重。不同性别发病无显著差异,家族遗传倾向明显。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导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一)免疫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常继发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发病可能相对多见一些。温抗体多为IgG,作用于红细胞表面,在37℃时作用活跃,使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发生溶血。患者在感染等情况下可能诱发急性溶血发作,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病情活动期易出现急性溶血加重。

冷抗体型:包括冷凝集素综合征和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凝集素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寒冷环境可诱发病情发作,患者体内存在IgM类冷抗体,低温时与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多为先天性,儿童多见,继发者可见于病毒或梅毒感染后,当遇到寒冷时可诱发急性溶血,抗体为D--L抗体,可固定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血。

2.药物相关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作为半抗原与红细胞膜蛋白结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药物引起红细胞膜改变,导致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引起红细胞破坏。不同药物引发溶血的机制略有不同,使用相关药物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发热、黄疸等表现需警惕溶血可能,各年龄均可发生,用药史是重要的诱因。

(二)非免疫性因素

1.机械性因素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疾病。在DIC时,微血管内形成纤维蛋白条索,红细胞通过时被机械性损伤而破碎;TTP时,血浆中存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缺乏,形成大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黏附于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微血栓形成,红细胞通过时被破坏。各年龄均可发病,基础疾病如恶性肿瘤、感染等可诱发相关疾病的发生,从而导致急性溶血。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多发生于长跑、行军等运动后,由于红细胞在血管内受到机械性损伤而发生溶血。主要是剧烈运动时足部与地面反复摩擦,红细胞受到机械冲击破坏,多见于长期参加剧烈运动的人群,一般停止运动后溶血可逐渐缓解。

2.化学因素:某些化学物质如苯肼、砷化氢等可直接损伤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接触这些化学物质的人群,如从事相关化工行业的工人等,在接触后若出现溶血表现需立即脱离接触环境。

3.感染因素:某些细菌(如产气荚膜杆菌)、病毒(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引起溶血。细菌感染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能直接破坏红细胞;病毒感染时,可能通过免疫机制等导致红细胞破坏。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因感染诱发急性溶血,感染控制后溶血可能逐渐改善。

4.物理因素:大面积烧伤时,高温等物理因素可损伤红细胞导致溶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也可能引起红细胞膜损伤发生溶血,接触相关物理因素的患者需注意防护并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属于较为罕见的疾病,通常由于过度剧烈运动引起红细胞发生机械性损伤,造成血管内发生一过性溶血和蛋白尿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经期可以吃叶酸吗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经期一般可以吃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是由蝶酰和谷氨酸组成的化合物。它并不会对月经造成影响,所以在经期是可以正常服用的。叶酸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对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红细胞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其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
贫血会得白血病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不一定会得白血病,两者无直接因果关系。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标准,其原因多样,包括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这些贫血类型多为良性,经过积极治疗多可治愈。而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地贫是什么病严重吗生小孩会遗传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其全称为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三种类型。轻型地中海贫血通常无明显症状,而重型则可能表现为严重贫血、肝脾肿大、黄疸等症状。 关于遗传问题,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有一定的几率会遗传给下一代。如果父母双方都是
地贫携带者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地贫携带者,指的是携带有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的人。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地中海贫血携带者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他们的基因中存在地中海贫血的突变,因此有可能会将这种遗传病传给下一代。
叶酸一天什么时候吃最好
王伟伟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并没有叶酸一天什么时候吃最好的说法,但通常建议早餐或晚餐后服用。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备孕期和怀孕早期遵医嘱适量服用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患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时也可服用叶酸。临床上对叶酸的服用时间并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段服用叶酸,保持体内的叶酸浓度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生理因素导致血小板数量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或生理反应导致的一种症状。常见的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肿瘤、手术、创伤、溶血性贫血等。这些情况会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或者使血小板在血液中的寿命延长,
结肠炎的症状表现
江锋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结肠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腹泻、腹痛和痉挛、黏液或血便、乏力等。 1.腹泻 炎症导致结肠黏膜分泌增加,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引起频繁的水样或稀释的大便。 2.腹痛和痉挛 由于炎症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肠道蠕动异常,患者会出现左下腹或全腹的疼痛,可能伴有痉挛感。 3.黏液或血便 炎症可导致黏膜损伤,黏液分泌增多,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包括人体脱水、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1.人体脱水 大量出汗以及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可引发人体脱水,导致血液浓缩,进而造成血小板升高。 2.贫血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均会造成血小板升高。 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可能是由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所致。 1.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失血等。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体积减小。 2.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红细胞生成异常,可能出现大红细胞贫血。 3.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过早破裂。骨髓造血增加,但外周血红细胞减
溶血症是什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溶血症也被称为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破坏速度过快、寿命过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发的疾病。 当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出现贫血、黄疸、脾大等症状。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或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使红细胞变得脆弱易碎。另外,某些细菌、病毒感染或接触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张辉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的疾病,包括很多,如红细胞酶、先天性或是红细胞膜上面的疾病、血红蛋白上面的疾病等。如果是先天性疾病,是不能被根治的,除非做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等于是地中海贫血,就是溶血性贫血,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达到根治目的。自身免疫性溶血60%-70%都是能够被治愈,但是个别的病人容易反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反复通常是跟当时的免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赵弘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根据发病原因有多种,成年人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为有各种比如病毒感染或者药物导致红细胞破坏,这种溶血用免疫抑制剂,比如糖皮质激素就可以控制住,也可以治愈,但是以后很有可能会再次复发。还有些溶血性贫血根据红细胞膜的缺陷或者红细胞酶以及珠蛋白链异常,这种疾病目前治疗方法不多。如果是很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可以采用造血干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疗
赵弘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很多,需要针对病因来治疗。如果溶血性贫血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体内出现自身的抗体,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后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环胞素等免疫抑制剂来治疗。还有的溶血性贫血和先天遗传有关,比如先天性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或者遗传性的鳞状细胞增多症,可以采用脾切除的办法进行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原因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可能是由于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比如红细胞膜异常,可以见于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遗传性珠蛋白生成障碍等情况。其次,红细胞外部因素也会诱发溶血性贫血,包括免疫性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生物因素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理化因素所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等。
溶血性贫血有遗传吗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并不是单独的某一种疾病。溶血性贫血包括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型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此类贫血均属于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具有明显的遗传性。但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溶血性贫血则没有遗传性。
溶血性贫血是啥原因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的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所谓溶血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并且寿命缩短。一旦溶血加重,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引起贫血,就叫溶血性贫血。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