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常用的药物通常包括消炎药、止痛药、抗厌氧菌药、复方制剂、中成药等。

1、消炎药
牙痛常由感染引发,如牙龈炎、牙髓炎等,消炎药是治疗基础。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来控制感染,减轻炎症,从而缓解疼痛。用药前需确认无过敏史,并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止痛药
对于剧烈牙痛,止痛药可快速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它们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减轻疼痛。但需注意,止痛药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有副作用,如胃肠不适、肝损伤等。
3、抗厌氧菌药
针对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痛,如智齿冠周炎、牙周脓肿等,甲硝唑片是常用药物。它能破坏细菌DNA结构,有效控制厌氧菌感染。用药期间需避免饮酒,以防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同时注意可能出现的金属味觉、恶心等不良反应。
4、复方制剂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是中西医结合的复方制剂,含甲硝唑与人工牛黄成分,兼具抗感染和清热镇痛作用。它适用于火毒内盛型牙痛伴牙龈红肿,如智齿冠周炎等。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头痛等反应,需监测血常规。
5、中成药
部分中成药如黄连上清片、三黄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作为牙痛的辅助治疗。它们通过调节体内环境,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辅助消除炎症。但需注意,中成药并非万能,对于严重感染或剧烈疼痛,仍需结合西药治疗。
牙痛用药需根据病因和疼痛性质选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用药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冷热刺激,饮食宜清淡。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