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会水肿可能与血容量变化、激素影响、子宫增大压迫、妊娠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等原因有关。

1.血容量变化
孕晚期孕妇血容量会明显增加,较孕前可增加30%至40%。随着血容量增多,血管内液体压力升高,部分液体容易渗透到组织间隙中,尤其在下肢部位,因重力作用液体更易积聚,进而引发下肢水肿,通常休息后可适当缓解,多为生理性水肿。
2.激素影响
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增多。这些激素会使体内水钠潴留,同时还会松弛血管壁和结缔组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水分更容易进入组织间隙,从而出现水肿症状,常见于手脚等部位,一般程度较轻。
3.子宫增大压迫
孕晚期子宫体积不断增大,会逐渐压迫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是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的主要通道,其受压后会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血液中的液体被迫渗出到组织间隙,引发下肢水肿,且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症状会更明显。
4.妊娠高血压疾病
如果孕晚期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这种水肿多为病理性,可能从下肢逐渐蔓延至全身,还常伴随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监测和治疗。
5.肾脏疾病
孕期肾脏负担加重,如果孕妇本身患有肾脏疾病或孕期出现肾脏功能异常,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肾脏无法正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引发水肿,可能伴随尿液异常如泡沫尿,需通过检查明确肾脏功能情况并干预。
6.心脏疾病
孕晚期血容量增加会加重心脏负担,如果孕妇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脏泵血功能会受影响。静脉血回流受阻,导致体循环淤血,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需及时评估心脏功能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