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肝脏活检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询问饮酒史;临床表现有无症状或轻度症状、中重度症状;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有B超、CT、MRI;肝脏活检是金标准,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对待。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酒史,包括饮酒的种类、每日酒精摄入量、饮酒持续时间等。一般来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持续5年以上,就需要高度警惕酒精性肝病的可能。例如,长期大量饮用白酒的患者,发生酒精性肝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临床表现观察
1.无症状或轻度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轻度不适等非特异性表现。这在饮酒量相对较少或早期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2.中重度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腹水(腹部膨隆)、肝性脑病(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等。例如,病情较重的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出现黄疸,同时伴有腹胀等腹水相关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酒精性肝病时,AST升高往往比ALT更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例如,有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病患者中AST/ALT比值多数大于2。
血清胆红素: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总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可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是酒精性肝病较为敏感的指标之一,酒精性肝病患者常明显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也可出现升高,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
2.凝血功能检查:酒精性肝病患者可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这与肝脏合成功能受损有关。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发现肝脏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肝包膜不光滑,肝脾肿大等表现。B超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的初步筛查手段。例如,酒精性脂肪肝在B超下可表现为肝脏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等。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等改变。酒精性肝病患者CT上可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肝脏肿大等。对于鉴别诊断其他肝脏疾病也有一定帮助。
3.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脂肪变性的检测敏感性较高,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等情况,有助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五、肝脏活检(金标准)
肝脏病理检查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通过肝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酒精性肝病,以及判断肝损伤的程度(如肝脂肪变、炎症、纤维化等的分级)。但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例如,当临床及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可考虑进行肝活检以明确诊断。在儿童中,由于肝活检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非侵入性检查,但对于病情复杂、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的情况,也需在充分权衡利弊后进行。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肝活检需格外谨慎,要综合考虑妊娠风险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