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肠炎中细菌感染性肠炎的大肠杆菌肠炎可选喹诺酮类(18岁以下禁用)或头孢菌素类,沙门氏菌肠炎轻症口服补液盐,重者用阿奇霉素;病毒感染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无特效抗病毒药主要对症支持,诺如病毒肠炎也对症支持;非感染性肠炎中炎症性肠病的溃疡性结肠炎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等,克罗恩病用药类似且用免疫抑制剂,肠易激综合征性肠炎用调节肠道菌群药并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用药各有谨慎之处。
一、感染性肠炎
(一)细菌感染性肠炎
1.大肠杆菌肠炎:对于敏感菌株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等,但需注意18岁以下青少年禁用,因为可能影响软骨发育;也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等。有研究表明,头孢克肟对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杀灭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2.沙门氏菌肠炎:轻症患者可先尝试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病情较重者,可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阿奇霉素对于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缩短病程。
(二)病毒感染性肠炎
1.轮状病毒肠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腹泻严重可使用蒙脱石散止泻,该药物可吸附肠道内的病毒和毒素,保护肠道黏膜。对于婴幼儿患者,使用蒙脱石散时需注意按照合适的剂量调配,避免因过量或调配不当影响疗效。
2.诺如病毒肠炎:同样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尿量,及时采取补液措施。
二、非感染性肠炎
(一)炎症性肠病
1.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等,适用于轻、中度患者。该药通过在肠道局部发挥作用,抑制炎症反应。对于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起到抗炎的作用,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有较多副作用,需密切监测。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也可用于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能特异性地阻断炎症介质的作用。
2.克罗恩病:治疗药物与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相似性,氨基水杨酸制剂可用于轻、中度患者,糖皮质激素用于活动期的治疗。此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也可使用,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二)肠易激综合征性肠炎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引起的肠炎,可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食用诱发症状的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态,因为生活方式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性肠炎的影响较大,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可能会加重症状。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肠炎患者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首选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儿童专用的蒙脱石散止泻等。老年人肠炎患者由于肝肾功能减退,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孕妇肠炎患者用药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必要时可选用相对安全的头孢类抗生素等,但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