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局部护理、休息饮食)、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分核苷类和非核苷类)、不同类型疱疹针对性治疗(单纯疱疹分初发型和生殖器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分水痘和带状疱疹)及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治疗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注意休息饮食,药物治疗要根据药物类型和疱疹类型合理应用,特殊人群治疗要依各自特点谨慎选药护理。
一、一般治疗
(一)局部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对于疱疹破溃者,可使用生理盐水等清洁创面。例如,若疱疹发生在皮肤暴露部位,要减少衣物摩擦刺激。
(二)休息与饮食
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方面,宜摄入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二、药物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
1.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病毒DNA合成。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等情况不同,儿童使用时需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受益比。
2.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例如更昔洛韦等,也可用于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抑制病毒复制,但同样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来合理应用。
三、不同类型疱疹的针对性治疗
(一)单纯疱疹
1.初发型单纯疱疹:病情较轻者可局部外用抗病毒药膏,如阿昔洛韦乳膏等;对于症状较重、反复发作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口服抗病毒药物。
2.生殖器单纯疱疹:治疗原则与初发型单纯疱疹类似,同时要注意性伴侣的同步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在生活方式上要避免无保护性行为,降低传播风险。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水痘: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瘙痒明显时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同时积极抗病毒治疗,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防止搔抓引起感染,因为儿童皮肤屏障相对较弱,感染后更易留疤等。
2.带状疱疹: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外,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较高,需更加关注疼痛管理,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的影响,合理选择药物。
四、特殊人群疱疹治疗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疱疹患者在治疗时,药物选择和剂量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标准,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根据体重计算合适剂量,同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
(二)孕妇
孕妇患疱疹时,用药需格外谨慎。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要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且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任何药物都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
(三)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患疱疹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用药等情况,选择相互作用少的药物,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老年人疱疹患者要注意预防肺炎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