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患者,包括卧床休息、止痛、康复锻炼;手术用于移位明显、开放性骨折等,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儿童患者优先非手术且需谨慎观察防并发症,老年患者要重视骨质疏松治疗、加强康复指导并综合考虑整体健康状况。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骶骨骨折、稳定性骨折且神经功能完整的患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为6-8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例如,可采用仰卧位,在腰部和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微屈,这样可以减少骨折部位的压力。
止痛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并且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谨慎选择。
康复锻炼:在骨折恢复的中晚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早期可进行肌肉收缩舒张练习,如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等,以防止肌肉萎缩;后期可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如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幅度,避免影响骨折愈合。
二、手术治疗
适用情况
移位明显的骨折:当骶骨骨折有明显移位,压迫神经导致神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折块突入盆腔压迫神经结构,影响神经功能,这种情况下手术解除神经压迫是必要的。
开放性骨折:对于开放性骶骨骨折,由于存在感染风险,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清创并固定骨折部位。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以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这种手术方式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和固定方式。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相对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小切口,利用特殊的器械进行骨折复位和内固定,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但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合适的骶骨骨折患者。
三、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骶骨骨折相对较少见,但由于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更加谨慎。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确保骨折正确愈合且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例如,对于儿童骶骨骨折采用卧床休息时,要注意防止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等,可定期为儿童翻身、拍背等。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骶骨骨折治疗时除了考虑骨折本身的治疗外,还需重视骨质疏松的治疗。在骨折固定后,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改善骨质量,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老年患者术后康复相对较慢,要加强康复锻炼的指导和监督,注意康复锻炼的强度和安全性,防止在康复过程中发生再次损伤等情况。并且要关注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避免治疗过程中诱发其他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