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包括细菌、病毒感染性肠炎,分别需据病原菌选抗生素或对症支持治疗,非感染性有自身免疫性、缺血性、过敏性肠炎,治疗各有侧重;保养方面饮食上一般人群急性期进清淡易消化食物渐过渡正常,儿童、老年人有不同饮食注意,生活习惯上一般人群保规律作息腹部保暖,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病情监测一般人群观症状变化,特殊人群如儿童关注精神尿量、老年人监测生命体征。
一、肠炎的治疗
(一)感染性肠炎
1.细菌感染性肠炎:由特定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等感染。需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例如对于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能会用到头孢类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选择需依据临床检验结果。
2.病毒感染性肠炎:常见如轮状病毒肠炎,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非感染性肠炎
1.自身免疫性肠炎:像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胺吡啶)、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用药。
2.缺血性肠炎:主要是改善肠道血供,对于因血管狭窄等导致缺血的情况,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来恢复肠道血运。
3.过敏性肠炎: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对某种食物过敏则需严格禁食该食物,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
二、肠炎的保养
(一)饮食方面
1.一般人群:急性期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稀粥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如鸡蛋、鱼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
2.儿童:儿童肠炎时饮食调整需更加谨慎,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供应,避免因为腹泻导致营养不良。例如婴儿腹泻时,若为母乳喂养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适当增加喂养次数;人工喂养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
3.老年人:老年人肠炎保养时,要注意饮食易于消化吸收,避免进食过多粗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二)生活习惯方面
1.一般人群: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夜间睡眠时要盖好腹部,防止腹部受凉加重肠炎症状。
2.特殊人群
儿童: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避免病从口入。同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诱发肠炎。
老年人:要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肠道功能。
(三)病情监测方面
1.一般人群:密切观察肠炎相关症状,如腹泻次数、大便性状、腹痛程度等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呕吐等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肠炎时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因为儿童脱水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尿量减少往往是脱水的重要信号。
老年人:老年人肠炎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肠炎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所以要定期测量相关指标,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