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是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局限性隆起表面光滑症状较轻以保守治疗为主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X线有非特异性改变CT可显示均匀超出边缘MRI可显示膨出范围;腰椎间盘突出是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出可压迫组织症状明显严重时影响运动等保守无效或有严重神经压迫需手术治疗影像学可见局限性突出椎间隙明显变窄等间接征象CT可明确突出情况MRI能显示与神经根脊髓关系年龄较大长期伏案等易患膨出长期重体力劳动等易患突出。
一、定义与病理表现
腰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髓核因压力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椎间盘组织密度与正常椎间盘组织密度一致。
腰椎间盘突出:则是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出于椎管内,突出部分可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结构。影像学上可见椎间盘组织局限性突出于椎管内,形态不规则。
二、症状表现差异
腰椎间盘膨出:症状相对较轻,多数患者可能仅有腰部轻微疼痛,活动后稍有加重,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的下肢放射性疼痛,这是因为膨出的髓核对周围组织的刺激相对较小。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腰椎退变,更容易出现膨出情况,长期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者等生活方式不良者也是高发人群,病史方面如果有长期腰部劳损史,也可能引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往往较为明显,除了腰部疼痛外,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可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严重时会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马尾神经受压的严重表现。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曾受外伤的人群更易出现,有腰椎间盘突出家族史的人相对风险也更高。
三、影像学检查区别
X线检查:腰椎间盘膨出时,X线可能显示椎间隙轻度变窄等非特异性改变;腰椎间盘突出时,X线可发现椎间隙明显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还可能看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柱侧弯等间接征象。
CT检查: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膨出表现为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腰椎间盘突出则可明确看到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
MRI检查:对于腰椎间盘膨出,MRI可显示椎间盘膨出的范围;腰椎间盘突出时,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脊髓的关系,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原则不同
腰椎间盘膨出: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卧床3-4周,在此期间减少腰部活动;进行腰部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间隙,减轻对周围组织的压力;还可进行腰部理疗,如热敷、红外线照射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是因不良姿势等引起的膨出,通过及时纠正生活方式并进行保守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对于老年人,保守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牵引等加重腰部损伤的操作。
腰椎间盘突出:如果症状较轻,也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严格卧床休息、牵引、理疗等,但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如下肢肌力明显下降、马尾神经受压等,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髓核摘除术等。手术治疗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病史较短、突出严重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术后仍需注意康复锻炼;对于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必须手术,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预防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