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皮肤机械性损伤可由便秘、腹泻导致;肛管压力异常包括内括约肌痉挛使肛管压力升高、肛管高压状态致皮肤易破损;其他因素有感染、医源性损伤,且年龄与性别也有影响,儿童肛裂与便秘、感染等相关,女性妊娠期、分娩及老年人肠道蠕动等因素易致肛裂。
一、肛管皮肤机械性损伤
便秘因素:便秘是导致肛裂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患者存在长期便秘情况时,大便会变得干结、粗硬,在排便过程中,过于粗大的粪便通过肛管时,会对肛管皮肤产生强烈的机械性损伤,反复的这种损伤就容易引发肛裂。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便秘人群发生肛裂的概率明显高于大便正常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受便秘影响,儿童若存在不良排便习惯导致便秘,也可能出现肛管皮肤损伤进而引发肛裂;成年人中,长期久坐、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便秘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腹泻因素:频繁的腹泻也可能损伤肛管皮肤引发肛裂。腹泻时,粪便中的刺激性物质会频繁刺激肛管皮肤,使肛管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破损,进而发展为肛裂。比如一些肠道感染患者出现频繁腹泻后,就可能继发肛裂。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腹泻发生肛裂,儿童腹泻可能与感染、饮食等多种因素相关,成年人腹泻可能由肠道炎症、食物中毒等引起。
二、肛管压力异常
内括约肌痉挛:肛管内括约肌痉挛会使肛管压力升高。内括约肌痉挛可能是由于炎症刺激、神经反射等多种原因引起。当内括约肌持续痉挛时,肛管的血供会受到影响,肛管皮肤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同时肛管压力增高使得肛管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肛裂发生的风险。例如,肛管局部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内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内括约肌痉挛情况,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神经调节功能变化等更容易出现内括约肌痉挛相关问题;年轻人可能因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内括约肌痉挛。
肛管高压状态:一些因素可导致肛管处于高压状态,比如先天性肛管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肛管高压状态下,肛管皮肤承受的压力增加,容易发生破损形成肛裂。对于先天性肛管解剖结构异常的人群,从出生起就可能存在肛管压力异常相关问题,随着生长发育,在排便等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肛裂情况。
三、其他因素
感染因素:肛管局部的感染,如肛窦炎等,炎症可蔓延至肛管皮肤,导致肛管皮肤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破损形成肛裂。儿童若不注意肛门局部卫生,容易引发肛窦炎等感染性疾病,进而增加肛裂风险;成年人若有不洁性生活史等情况也可能因感染导致肛管皮肤问题引发肛裂。
医源性因素:在一些肛门直肠部位的操作过程中,如内镜检查、手术等,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肛管皮肤引发肛裂。例如,内镜检查时过于粗暴的操作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损伤。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医源性因素发生肛裂,儿童在进行必要的肛门直肠相关检查或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以避免损伤;成年人在接受肛门直肠手术等操作时,医生需严格规范操作以减少医源性肛裂的发生。
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肛裂多与便秘、肛门局部感染等因素相关,由于儿童肛门括约肌发育尚不完善等特点,在排便时更容易受到损伤;女性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肛管压力可能发生变化,且分娩过程中可能对肛管造成一定损伤,相对更容易发生肛裂;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等原因,便秘发生率高,同时肛门括约肌功能衰退等,也较容易出现肛裂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