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褥疮需从多方面着手,减轻压力定时翻身并使用减压装置降低局部受压时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用温水轻柔清洁及时清理刺激物,改善营养保证摄入充足营养物质;创面处理要依情况用合适溶液清洁创面遵循无菌原则,选合适敷料如轻度用防水胶体敷料、渗出多选藻酸盐敷料、感染用抗菌敷料;体位管理长期卧床交替侧卧位仰卧位并垫减压垫,骨折术后按病情调体位用辅助工具;特殊人群中老年人护理轻柔翻身定期检查加强营养,儿童用柔软物品轻柔翻身密切观察,肥胖者加强翻身用特制床垫注意皮肤褶皱,截瘫者加强翻身监测用合适减压设备防止压力不均引发褥疮。
一、预防措施
1.减轻压力:定时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对于易发生褥疮的部位,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坐垫等减压装置,降低局部持续受压时间,研究表明定期翻身可显著降低褥疮发生风险(相关研究显示,规范翻身频率能使褥疮发生率下降约50%)。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洁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干燥,若皮肤有汗液、尿液等刺激物应及时清理,防止皮肤受刺激引发褥疮。
3.改善营养状况: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于营养不良易导致褥疮的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或必要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态,充足营养有助于维持皮肤及组织的正常修复功能。
二、创面处理
1.清洁创面: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洁溶液,如生理盐水等,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轻柔清洁创面,去除分泌物、坏死组织等,操作需遵循无菌原则,防止创面感染加重。
2.选用合适敷料:对于轻度褥疮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其能吸收渗出液并形成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若创面有较多渗出液,可选用藻酸盐敷料,其具有良好的吸液性;对于感染创面,需使用含银离子等具有抗菌作用的敷料,以控制感染并促进创面修复(相关敷料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敷料对不同阶段褥疮创面愈合率有显著影响,如湿性敷料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约1/3)。
三、体位管理
1.卧位选择: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采用侧卧位、仰卧位交替的体位方式,侧卧位时两膝之间可垫软枕,避免膝关节过度受压,仰卧位时可在足跟、骶尾部等部位垫减压垫,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关节畸形及局部受压。
2.特殊体位调整:对于骨折或术后患者,需根据病情调整体位,确保手术部位或骨折部位不受压,同时兼顾全身皮肤受压情况,必要时使用体位垫等辅助工具来维持正确体位。
四、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弹性差、修复能力弱,护理时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拽皮肤,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加强营养支持,可适当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等有助于皮肤修复的食物摄入。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护理时选择柔软的床单和衣物,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使用过硬的减压装置,密切观察皮肤颜色及完整性,一旦发现皮肤异常及时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采用非侵入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肥胖患者:肥胖患者体重较大,局部受压风险更高,除加强翻身外,可选用特制的减压床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皮肤褶皱处的情况,防止汗液积聚引发褥疮。
4.截瘫患者:截瘫患者感觉障碍,对压力感知不敏感,更需加强翻身及皮肤监测,定时评估受压部位皮肤,使用减压设备时要确保合适,避免因压力分布不均导致褥疮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