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这一前提,其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有相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异常及肝脏活检为金标准,需与其他肝病鉴别,且女性、老年及有基础肝病的患者有特殊情况需关注。
一、临床诊断标准
(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平均每日饮酒量折合乙醇量≥40g,持续5年以上;或短期大量饮酒,折合乙醇量>80g/d,持续2周。女性患者上述量可减半。乙醇量换算公式为:乙醇量(g)=饮酒量(ml)×酒精浓度(%)×0.8。例如,饮用500ml浓度为50%的白酒,折合乙醇量为500×50%×0.8=200g。
(二)临床表现
1.轻症酒精性肝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肝脏可能轻度肿大。
2.酒精性肝炎: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肝脏多有肿大。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相关表现,如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3.酒精性肝硬化: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如消瘦、乏力、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和门静脉高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等)的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轻度至中度升高,AST/ALT比值常>2,这是酒精性肝病的特点之一。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GGT是诊断酒精性肝病较敏感的指标,戒酒后GGT可迅速下降。
血清总胆红素可升高,白蛋白降低等反映肝功能受损的指标异常。
2.肝脏B超或CT检查
酒精性脂肪肝在B超下表现为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CT检查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肝脏密度与脾脏密度比值≤1。
酒精性肝炎时B超可见肝脏肿大,回声增强等;CT可发现肝脏密度改变等。
酒精性肝硬化时B超可见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叶比例失调,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腹水等;CT可显示肝脏形态改变,门静脉高压征象等。
(四)肝脏活检
肝脏活检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通过肝组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酒精性肝病及其病变程度。酒精性肝病的病理表现主要有:肝细胞脂肪变性、酒精性肝炎(肝细胞气球样变、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
二、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病相鉴别,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一般无长期大量饮酒史;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相应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等;药物性肝病有明确的药物服用史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肝脏活检等可进行鉴别。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女性患者
女性对酒精的代谢能力相对男性较弱,即使饮酒量少于男性,也更容易发生酒精性肝病。所以女性患者更应严格控制饮酒量,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或检查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酒精性肝病。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肝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对酒精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长期饮酒更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且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进行病史采集和检查监测。
(三)有基础肝病的患者
如本身患有病毒性肝炎等基础肝病的患者,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损害,加速病情进展为酒精性肝病相关的严重病变,这类患者需要格外严格戒酒,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酒精性肝病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