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需监测肝硬化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腹部情况,一般护理包括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并发症护理要针对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分别进行相应护理,生命体征变化可反映病情、意识改变助早期干预肝性脑病、腹部症状体征需关注,休息活动按病情安排、饮食依病情调整蛋白质等摄入、皮肤注意清洁预防压疮,上消化道出血要防窒息建通道抢救、肝性脑病要除诱因观意识、腹水要据量取卧位测腹围体重并配合穿刺操作。
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肝硬化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肝硬化患者若出现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等并发症;脉搏、呼吸、血压的异常变化也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比如大量腹水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可能更为隐匿,需更加细致观察。
意识状态:关注患者的意识状况,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时会有意识障碍,如从清醒到嗜睡、昏迷等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时发现意识改变有助于早期干预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儿童肝硬化患者意识状态的观察相对困难,但也需留意其精神状态、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等。
腹部情况:观察患者腹部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腹痛、腹胀、腹水增长情况等。腹胀明显可能提示腹水增多,腹痛要警惕消化道出血、腹膜炎等情况,不同病史的患者腹部表现可能不同,有过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腹痛腹胀需高度重视。
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根据病情安排合适的活动量。代偿期患者可适当活动,如散步等,但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减少机体消耗。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充足睡眠,根据年龄特点安排适当的室内活动。老年患者休息时要注意体位舒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压疮等问题。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饮食,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有肝性脑病倾向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例如,无肝性脑病的代偿期患者可给予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失代偿期有腹水患者需限制钠和水的摄入。儿童患者的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且适合其消化能力,老年患者要考虑牙齿咀嚼等问题,选择软食等。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凝血功能可能异常,皮肤易出现瘀斑等情况,更要注意皮肤保护。儿童皮肤娇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选择柔软的床单等;老年患者皮肤松弛、弹性差,要注意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并发症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若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应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饮食等方面的预防,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再次引起出血。儿童上消化道出血需特别谨慎处理,及时就医并严格按照儿科护理原则进行。
肝性脑病:去除和避免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如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大量放腹水等。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行为等变化,若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早期肝性脑病表现,及时报告医生。儿童肝性脑病的观察和护理要更加精细,根据儿童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
腹水护理:少量腹水患者可采取平卧位,大量腹水患者可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定期测量患者腹围、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腹腔穿刺放腹水时,要协助医生操作,术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头晕、心悸等。老年患者进行腹水相关操作时要注意耐受情况,儿童则要严格遵循儿科操作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