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有远期和近期后遗症,远期有子宫憩室致经期异常等、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致周期性症状、慢性盆腔痛及再次妊娠子宫破裂、胎盘异常风险增加;近期有术中术后出血、切口及盆腔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各并发症与多种因素相关影响产妇健康和恢复。
子宫切口相关问题
子宫憩室: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可能形成憩室,多因切口愈合不良所致。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表现为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外膨出。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经间期点滴出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等风险,尤其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需谨慎对待,因为妊娠过程中子宫增大,憩室部位承受压力变化,破裂风险较正常子宫妊娠更高。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组织可能种植在腹壁切口处,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出血、疼痛等表现。常在剖宫产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腹壁切口处可触及结节,经期结节增大、疼痛加剧,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
慢性盆腔痛
剖宫产术后慢性盆腔痛较为常见,可能与手术导致的盆腔粘连、神经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常感到下腹部持续或间断性疼痛,可伴有腰骶部酸痛,疼痛程度不一,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且疼痛的发生可能与个体的痛觉敏感性、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比如术后恢复期间感染等情况可能加重盆腔组织的损伤,进而增加慢性盆腔痛的发生风险。
再次妊娠相关风险增加
子宫破裂风险: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子宫不断增大,剖宫产瘢痕处承受的压力增大,若瘢痕愈合不良,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较无剖宫产史者显著升高。一旦发生子宫破裂,可导致胎儿窘迫、产妇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危及母儿生命。
胎盘异常: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胎盘前置可能导致产前、产时大出血,胎盘植入则可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等不良结局。这与剖宫产手术破坏了子宫肌层及内膜,影响胎盘正常着床位置及种植深度有关,不同个体的子宫恢复情况不同,胎盘异常发生风险也有差异。
剖宫产术后近期可能出现的后遗症
术中术后出血
剖宫产术中可能出现大出血情况,虽然现代医疗有相应的止血措施,但仍有一定概率发生。术后也可能出现晚期出血,多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出血过多可能导致产妇贫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和健康,尤其是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的产妇,风险相对更高。
感染
切口感染: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较为常见,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有渗出物等。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切口愈合延迟、裂开等情况。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操作中的无菌观念、产妇自身的营养状况、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比如产妇术后血糖控制不佳,就容易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
盆腔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可出现发热、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表现。盆腔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出现反复的盆腔疼痛等问题,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对女性的生育和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肠梗阻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与手术操作对肠道的刺激、术后胃肠蠕动恢复延迟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的肠梗阻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影响产妇的术后恢复进程,且不同体质的产妇,胃肠功能恢复速度不同,发生肠梗阻的风险也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