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便血需先评估一般情况与初步判断病因,再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可抑制胃酸、内镜或介入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药物、内镜或三腔二囊管治疗;胃癌出血可手术或化疗;结肠息肉或结肠癌出血可手术及辅助治疗;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各有特殊注意要点。
一、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
(一)一般情况评估
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如果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抗休克治疗。对于大量吐血便血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二)病因初步判断
快速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史,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结肠息肉、结肠癌等,以及近期是否有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史。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
(一)消化性溃疡出血
1.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创造有利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块形成的pH环境,促进溃疡面止血。
2.内镜下治疗:对于溃疡出血较明显的患者,可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如注射肾上腺素、钛夹夹闭等。
3.介入治疗:少数情况下,如内镜治疗无效,可考虑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找到出血的血管后进行栓塞治疗。
(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药物治疗:使用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如特利加压素等,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还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减少内脏血流,控制出血。
2.内镜治疗:内镜下可采用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使曲张静脉闭塞,黏膜下组织硬化,达到止血目的。
3.三腔二囊管压迫:在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时,可暂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但要注意压迫时间不宜过长,防止食管胃黏膜缺血坏死。
(三)胃癌出血
1.手术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肿瘤有切除机会,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包括胃癌根治术等,切除病变组织以达到止血和治疗肿瘤的目的。
2.化疗: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化疗,如使用氟尿嘧啶类等化疗药物,控制肿瘤进展,间接减少出血风险。
(四)结肠息肉或结肠癌出血
1.手术治疗:结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结肠癌则需要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进行手术,如结肠癌根治术等,切除病变肠段。
2.辅助治疗:术后可能根据情况进行化疗等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吐血便血相对少见,常见病因可能有消化道畸形、感染等。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控制,避免过量补液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对于药物的使用要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内镜下较微创的治疗手段。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对于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在进行有创操作如内镜治疗或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
(三)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出现吐血便血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药物使用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内镜治疗一般可在妊娠期适当时间进行,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对妊娠的影响以及母婴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