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跟腱部位疼痛(活动时加剧,有多种性质,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跟腱周围肿胀(程度因病情和活动量等因素而异,不同人群影响因素不同)、跟腱部位僵硬(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活动时明显,与生活方式相关,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不同)、活动受限(影响行走、跑跳等动作,不同人群影响程度不同)以及按压跟腱有明显压痛(不同个体敏感程度不同,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疼痛
部位:疼痛主要位于跟腱所在的部位,通常是脚跟上方的位置。在活动时,疼痛往往会明显加剧。例如,对于经常跑步的人来说,跑步过程中会感到跟腱部位有疼痛感。
性质: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酸痛、刺痛或者钝痛等。初期可能是在运动后出现轻度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休息时也可能会有疼痛感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略有差异,但本质都是跟腱部位的异常感觉。儿童跟腱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疼痛也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活动;女性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进行运动时,也可能引发跟腱炎,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有长期运动史或者有跟腱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发生跟腱炎时疼痛可能更明显。
肿胀
表现:跟腱周围会出现肿胀现象,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跟腱部位有增厚、肿胀的情况。肿胀的程度可能因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度跟腱炎可能只是轻微肿胀,严重时肿胀较为明显,甚至可能影响脚部的外观,使脚跟部位看起来比正常情况更饱满。
影响因素:活动量是影响肿胀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活动量越大,肿胀可能越明显。年龄较大的人群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肿胀消退可能较慢;而年轻人群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活动量控制不佳,肿胀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女性如果穿着过紧的鞋子,会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加重跟腱炎的肿胀情况;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由于血液循环和身体抵抗力等因素的影响,跟腱炎导致的肿胀可能更难消退,并且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僵硬
症状表现:患者会感觉跟腱部位僵硬,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或者长时间休息后开始活动时,这种僵硬感更为明显。例如,早上起来下地行走时,会觉得脚跟部位不灵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才能逐渐缓解。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加重跟腱的僵硬感。不同年龄层的人群生活方式不同,儿童如果长时间处于不活动状态,也可能出现跟腱部位的僵硬;老年人本身活动量相对较少,更容易出现跟腱僵硬的情况,并且僵硬可能会影响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弯腰驼背等,也可能间接影响跟腱,导致僵硬症状加重。
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跟腱炎会导致患者的活动受到限制,比如行走困难,跑步、跳跃等动作难以完成。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在儿童中,如果跟腱炎影响到脚部活动,会影响其正常的跑跳等运动能力发展;女性如果跟腱炎导致活动受限,会影响日常的行走、购物等活动;有跟腱既往手术史或者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跟腱炎引发的活动受限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整体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压痛
检查方法与表现:用手指按压跟腱部位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这一体征。不同个体对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但跟腱炎患者的跟腱部位按压痛是比较典型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需要通过观察其活动时的反应来间接判断是否有压痛情况;孕妇由于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跟腱承受的压力不同,发生跟腱炎时压痛表现可能与非孕妇有所不同,但同样存在跟腱部位的压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