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调整需避免长时间不良姿势并适度活动颈部,颈部肌肉锻炼包括拉伸运动和等长收缩训练,环境适应与生活方式调整要避免颈部受凉且适度运动锻炼,还需自我监测症状变化及时就医评估,儿童怀疑有相关问题要及时到专业科室就诊。
一、姿势调整
1.避免长时间不良姿势:无论是伏案工作、看手机还是睡觉,都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每工作30-40分钟就应起身活动一下颈部,伸展颈部肌肉,避免颈部长期处于前屈等不良姿势。例如,使用电脑时,应保持眼睛与屏幕处于水平位置,屏幕距离眼睛约50-70厘米,座椅高度要合适,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大腿垂直。对于睡眠,应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一般以仰卧时枕头高度约8-15厘米、侧卧时与肩同高为宜,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
2.颈部适度活动:可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每个方向活动到最大范围即可,避免过度用力。比如,每天可分几次进行颈部的缓慢转动,每次转动3-5圈,反复进行。对于有颈椎病病史且颈部活动受限的人群,在进行颈部活动时要更加谨慎,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度活动。
二、颈部肌肉锻炼
1.颈部拉伸运动:
颈前屈拉伸:坐位或站位,双手交叉放在枕部,缓慢将头向前下方拉伸,感受颈部后面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重复3-5次。对于经常低头工作的人群,这种拉伸运动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
颈后伸拉伸:双手放在腰骶部,缓慢将头向后上方拉伸,感受颈部前面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重复3-5次。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导致颈部前伸的人群可通过此运动改善颈部姿态。
2.颈部等长收缩训练:
对抗训练:双手放在额头,给予一定阻力,同时颈部用力对抗,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这种训练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对于年龄较大且体质较弱的人群,可适当减少每次对抗的时间和重复次数,但要坚持训练。
三、环境适应与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颈部受凉: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颈部肌肉痉挛,加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寒冷天气或空调房内时,可佩戴围巾等。对于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女性,在经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要注意颈部保暖。
2.适度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好处。快走时速度一般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每次快走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3-5次;游泳时特别是蛙泳,对颈部肌肉的锻炼和颈椎生理曲度的维持有积极作用,每周可进行2-3次游泳锻炼,每次30分钟左右。对于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且关节活动受限的老年人,游泳是相对较安全的运动方式,而年轻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有氧运动。
四、自我监测与及时就医
1.自我症状监测:要密切关注自身颈部疼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如头晕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或出现行走不稳、视力模糊等其他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对于有高血压病史同时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人群,更要注意监测血压和颈部症状的关系,因为血压波动也可能影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
2.及时就医评估:当自我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颈椎X线、CT或MRI等,以明确病情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若怀疑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相关问题,由于儿童骨骼等结构与成人不同,更要谨慎评估,及时到专业儿科骨科或小儿康复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