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有长期或大量饮酒史、有相应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指标有特定表现、肝脏影像学检查有相应改变及肝活检是金标准,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鉴别,特殊人群中女性对酒精代谢能力与男性不同风险相对更高,儿童青少年长期大量饮酒可致损害应避免饮酒,有基础肝病患者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速肝脏损害进程需严格戒酒并监测。
一、临床诊断标准
(一)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但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乙醇量换算公式:乙醇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
例如,男性每日饮用50度白酒100ml,那么折合乙醇量为100×50%×0.8=40g/d,达到上述男性的饮酒量标准。
(二)临床症状
可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指标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常轻度升高,AST/ALT比值>2,具有诊断价值。例如,多项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病患者中AST/ALT比值升高较为常见,这与肝细胞线粒体受损等机制相关。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GGT是酒精性肝病的敏感指标之一,但其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肝病及酗酒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血清胆红素可升高,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严重酒精性肝病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
2.肝脏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见肝脏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肝实质光点细密,回声强度高于肾实质等表现,有助于初步筛查酒精性肝病,但特异性相对有限。
CT检查: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值比值≤1,提示脂肪肝,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能更清晰显示肝脏形态、有无占位等情况。
(四)肝脏组织学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组织学上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酒精性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等。根据组织学改变可进行酒精性肝病的分级分期,如根据肝组织中脂肪变、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二、鉴别诊断
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鉴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无长期大量饮酒史;病毒性肝炎患者有相应病毒学指标异常,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丙肝抗体阳性等;药物性肝损伤有明确的药物使用史,停药后肝功能多可逐渐恢复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肝脏组织学检查等可进行鉴别。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女性患者
女性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与男性不同,相同饮酒量下女性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因为女性体内乙醇脱氢酶活性较低,且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等因素,使得酒精在女性体内代谢更慢,更容易造成肝脏损伤,所以女性长期少量饮酒也需警惕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二)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发生酒精性肝病相对较少,但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出现酒精性肝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酒精对其肝脏等器官的损害更为严重,应严格避免儿童及青少年饮酒,一旦发现有相关可疑症状,需及时进行检查评估。
(三)有基础肝病患者
本身患有病毒性肝炎等基础肝病的患者,若同时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速肝脏损害的进程,使病情恶化更快。这类患者更应严格戒酒,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酒精性肝病相关改变,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